越南飲食文化相近於中華料理,也過農曆春節,但是佔台灣移工比例最大宗的越南移工,多數未嚐過台灣的年夜飯,也少有機會在此時返鄉過節。錯過9年團圓飯的越南移工陳氏賢,這一年因為移工團體的安排,首度和同鄉移工們一起煮年夜飯,包括自製她最懷念的越南年菜炸春捲,滿桌熟悉的故鄉味,令她更有力量扛起全家生計。
陳志政有雙重身分──速食餐飲店服務生,也是行動雕像表演者「小金人」。過去親友認為他走藝術這條路沒出路,他選擇靜默,不回家圍爐;但這幾年除夕夜,家人支持他趁過年賺錢,增加曝光。小金人的年夜飯,獨享堅持理想的滋味。
「烤麩」是獨居長輩海雲阿姨心中最能代表過年的年夜菜,也是她上海家鄉的經典料理。她享受獨居待在家的時光,也每天外出活動,而且很快和別人打成一片。「每家都有各自的困難處」,她說,高齡獨居生活快樂秘訣就是「不要想那麼多」。
知名翕相家許釗滂開40年時間,記錄臺灣的國家公園,包括陽明山、玉山、雪霸國家公園等等。透過伊的鏡頭,替臺灣這塊土地,紀錄這寡畫面。這陣當咧新竹縣文化局展出。
首都台北市長選舉結果出爐,蔣萬安宣布勝選,將成為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市長;陳時中及黃珊珊在晚上7時左右分別自行宣布敗選,除了感謝市民朋友的支持,也都向蔣萬安致賀,希望他帶領台北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第21屆的卓越新聞獎在今(15)天公布得獎名單,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是頒發給紀實攝影家張乾琦。他同時以《前線的前線》獲得系列新聞攝影獎。
嘉義高中退休公民教師林瑞霞早在25年前就誓言打一場「乾淨選舉」,她參與6屆民代選舉皆落選,今(2022)年還要繼續選;長年關注勞權的王浩則在嘉義另一區參戰,亦渴望從金權政治生態中殺出重圍。有學者倡議以「連署」替代保證金制度,讓素人不再為籌錢所苦,公費選舉是一條可行的路嗎?
第21屆卓越新聞獎今(11)日公布入選名單,今年有93件作品入選,將角逐17個新聞專業獎項,至於今年的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由紀實攝影家張乾琦獲得殊榮。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表示,「那也許你曾經看過他,61歲還跑到烏俄戰爭的現場,來把當下即時的這個新聞影像,把它傳遞回來,張乾琦不只是有人道主義的關懷,同時也有人類學家的這個田野跟同理,能夠細緻的觀察他的對象還有場域,還有這些人跟整體環境之間的
《火燒島:流麻溝十五號》攝影展今(7)日在景美人權園區拉開序幕,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親自到場致詞,她強調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非理所當然,應不斷珍惜守護民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