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真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最新研究證實,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的神經網絡。不過學者指出,這份研究是研究專業的音樂訓練,和聽什麼音樂關係不大。
教學現場的老師有可能被AI取代嗎?南韓最近研發出一款AI老師,可以跟學生即時互動,當場糾正學生的英文發音,預訂今年底就可以商業化。另外,還有研究團隊透過老鼠實驗,利用藍光治療焦慮症。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及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要診斷是否動脈粥狀硬化,通常要透過血管造影、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來判斷,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成功發現,血清中的紐蛋白若是高度磷酸化,即可判定動脈硬化的程度,重大發現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流感預防射對十月開始注,這個月閣擴大到50歲以上的人攏會當注,各地注射的名額是人人搶。而且有醫師表示,醫學界的研究閣發現,注流感預防射,會當減少2-3成中風的風險。
公費流感疫苗10月開打,這個月擴大納入50歲以上民眾也可接種。疾管署表示,這次共準備630萬劑,截至4日,已打446萬劑,打氣相當踴躍。有醫師表示,醫界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中風二成三發生率。
晚年要能活得精彩,健康很重要。英國正在籌劃一項世上最大、多達500萬人的國民健康研究,透過蒐集這些人的遺傳風險評分,建立大數據,希望能從中找尋出早期識別疾病以及預防方法。
民眾在醫療院所,進行電腦斷層和血管攝影,很常被要求施打顯影劑,但是國衛院和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打顯影劑在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施打過的人高出2.09倍,至於血管性失智症更高出4.66倍,有醫師認為,這可能是和顯影劑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對血管造成損傷有關。
中山大學環工所與高雄長庚醫院合作,採集高雄臨海工業區細懸浮微粒PM2.5進行小鼠實驗,發現PM2.5吸入5週就足以導致肝、腎有毒性,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也等同空汙除了既有認知,可能造成肺部等病變,也會損害到人體其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