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推方案
-
環保署專案小組通過初審 三接外推案將再送環評大會確認
|環境珍愛藻礁公投案去年底未過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持續推動,今(9)下午在環保署進行第三次專案小組審查。有環評委員質疑,開發案會造成漂沙增加,憂心將毀掉藻礁,經過近3小時討論,案件修正通過,初審建議還要再送至環評大會確認。
-
對「三接遷離」水工模型試驗與數值模擬之回應
|環境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三接遷離藻礁?〉的辯論中,多次提到本所協助進行水工模型試驗與數值模擬的部分,作為本計畫主持人,補充說明論點如下。敬覆黃國書研究員「水工模型試驗與數值模擬」一文第一,正方所引述外推方案漲退潮圖,是「海潮流模擬圖」非「港區波浪模擬」。此圖是模擬建港前與建港後海潮流的流速與流向,並將兩者套疊。這張圖顯示的是在漲退潮過程中,漲潮速度最快與退潮速度最快的瞬時情境。除了箭頭之外,圖上的
-
時話實說/辯論爭點整理與剖析:關於藻礁和三接,我們知道什麼?
|政治有話好說邀請「三接遷離」公投案正、反雙方同台辯論,並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合作,針對辯論內容進行爭點整理、資料脈絡的補梳理與查核,製作成「時話實說」系列,提供完整的議題解析與對話。
-
話說從頭/攻防拉鋸20年,藻礁公投如何走到今天?
|環境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20案「藻礁公投」,從一個地區性的生態議題,躍升全國能源政策的論辯,歷經環評通過、大勢底定,民間發起公投則從無人聞問,到獲得政黨奧援,逼使政府提出新的工程方案,卻又反造成倡議團體的內部分歧——藻礁公投充滿戲劇轉折的過程,讓結局更加難料。在多次的方案變化之後,或許大家都忘了:「藻礁」與「三接」之爭,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
藻礁公投第3場意見發表 正、反方交鋒論戰
|政治第三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珍愛藻礁由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對上前環保署長詹順貴,林惠真強調,不論是原方案或是替代方案都會破壞藻礁,相關設施還將讓海水上升3.5度,成為「三接海鮮鍋」,詹順貴予以駁斥,強調升溫不到0.5度,也表示自己當初也不能接受原方案,但願意為外推方案掛保證,可以兼顧到藻礁生態系。
-
Second Referendum Presentation Starts with "Cherish the Algal Reef" 第2場公投意見發表 珍愛藻礁案率先登場
|The second referendum presentation was held with "Cherish the Algal Reef." The pro side and the opposition representative continue to attack and defend.The 20th referendum "Cherish the Algal Reef" app
-
【更新】珍愛藻礁第2場意見發表 正反方聚焦場址安全、非核減碳進程
|政治今天的珍愛藻礁公投案,正方代表直言,蓋在錯誤地方將承擔風險;至於反方代表也是有備而來,強調如果沒有三接,就會延誤減碳進程。至於重啟核四公投的正反方對決,更是火力全開,針對重啟核四的安全性,展開攻防。
-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提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部:可行度不高因有航安疑慮
|環境四大公投將在12月登場。藻礁公投的推動聯盟,提出三接遷移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聯盟指出,這項方案時程只要5.5年,而且經費更便宜,還能同時保育藻礁、改善中南部空汙。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因為天然氣船在進港的時候,有一半船身會停在航道上、出現航安疑慮,可行度不高。
-
桃園藻礁三接外推環差審查 經濟部、環團各有立場堅持
|環境藻礁公投將在年底登場,經濟部提出了三接外推方案,下午在環保署進行環差首次審查。經濟部在上午先公布,說海下礁石最遠離岸1.7公里,認為公投主文說「離岸5公里皆藻礁」有存在錯誤。不過環團反擊,認為是故意扭曲、拙劣的打稻草人手法。經過數小時討論後,案件補正再審。
-
珍愛藻礁公投小組批藻礁與三接 是真相對上謊言
|珍愛藻礁公投成案,行政院為了爭取更多人支持政府政策,推出工業港與三接外推方案。藻礁公投工作小組上午透過視訊舉行記者會,反駁藻礁與三接,並非環保對上環保,而是真相對上謊言,也有成員批評,外推方案不負責任,根本無從評估能減少多少衝擊。 行政院於5月3日推出觀塘工業等外推455公尺方案,強調不浚挖、不破壞水下礁體,對藻礁保育是正面的。對此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仍表態反對,上午小組舉行線上記者會,坦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