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快篩劑上路後,還是常有民眾發現,手機軟體雖顯示藥局還有存貨,到了卻買不到,高雄市藥師公會提及送到各藥局時間不一,民眾有時白跑一趟,但這引起台灣郵政產業工會不滿,認為這是誤解郵政人員的努力。
兵役是否延長近來引起熱烈討論,現在傳出就算定案可能上路時間要等到2024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尊重國防部專業,一切尚未定案,不過國民黨立委就質疑,現在兵役延長引起家長役男恐慌,2024總統大選後才施行,是選舉考量。
教育部今天正式公布,修訂後的「高中生在校作息規定」。111學年度、今年8月1日開始,每周朝會最多1天,其餘均由學生自主參與;早自習、第8節都不能考試,必須尊重學生意願,全國公私立高中都適用。
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111學期開始所有高中取消早自習,不得要求學生8點10分前強制到校,讓學生可以「延後上學」。國高中生之所以需要延後上學,並非單純是睡眠不足,而是根源於青春期時獨有的「生理時鐘延遲」現象。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宣布,今年9月起,全國各高中第1節,也就是8點10分前不得要求學生強行到校,教育部也正在研究修正草案,第一堂課之前不得實施任何評量。
國、高中是否要延後第一節課時間,引發各界討論。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預計3月公布新作息規範,包含早自習不計遲到、第八節課後輔導禁止考試等,最快111學年度,今年9月起實施。學生和家長認為,會影響課後的時間規劃,以及生活作息;學校方面也表示憂心,教學時間可能更壓縮,造成不少教學壓力。
回應外界關注高中生延後上學的議題,教育部去年辦理兩場公聽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指出,調查顯示多數高中生可以接受取消早自習做為具體方案,以北市成功高中為例,這學期取消強制早自習,每天8時10分前到校即可,也廢除朝會。教育部做出回應,對於「國高中」延後到九點半上課,已經統整各界意見,正就修訂進行評估。
虎年元宵節在2月15日,燈會慶典在各地陸續展開,「台灣燈會」睽違20年後重返高雄,「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更首創愛河灣、衛武營雙主場,並有4天舉行無人機展演。
就在歐洲航空業開始復甦的同時,廉價航空與傳統的航空公司,也展開了「機場起降時間帶」的爭奪戰。繼廉航龍頭的瑞安航空之後,來自東歐匈牙利的「維茲航空」,也強力要求歐盟的民航主管當局,恢復疫情爆發前的時間帶維持門檻,也就是航空公司的時間帶使用率,必須達到至少百分之80,否則必須讓出時間帶,給使用率高的同業。
花蓮溪出海最近有民眾因為撿拾漂流木,遭到岸巡人員取締並移送法辦,其中1位還是外籍人士,他們表示撿漂流木是要燒柴。不過,已經過公告可撿拾日期,這樣的行為還是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