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新制在3月底上路,但11天內,光是雙北市取締酒駕件數都破百例,警方表示白天酒駕的情況越來越多,12日早上新北市一名男子無照酒後騎車,警方查出他已經是第7度酒駕,除了當場查扣機車,也將依新制加重開罰。
台灣疫情持續升溫,21日到23日本土確診數分別為23、82與52例,22日本土新增82例創今年以來新高紀錄,今(24)日再增15例本土病例。依據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顯示,截至24日下午3時止,今年共有300例本土確診、遍布8縣市,其中以桃園為最多,計有214例。
雙北市今天沒有新增確診,不過北市府擔心桃園西堤傳播的事件重演,針對確診者去過的4家餐廳發出採檢召集令,發出超過一千筆的細胞簡訊呼籲足跡重疊的民眾主動採檢,另外春節期間雙北市也都加開疫苗接種站。
桃園群聚確診增加,加上春節將至,各縣市繃緊神經,防疫加嚴。台南市率先表態,如果疫情再升溫,春節活動該停就停,高雄則加嚴醫院8項管制,暫緩健檢,雙北市全面戒備;8日起雙北停止探病、長照及安養護精神照護機構停止探視,新北市不分室內室外,都要戴口罩。
有鑑於都市更新「牛步化」, 內政部另推《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危老條例),收到很大成效。根據一項最新調查,大台北地區,截至9月15號,「危老」推案量,首度超越「都更」推案量。專家分析,主要是「危老」重建基地面積沒有限制,加上不需要「都市計畫審議」,審議時程最快只要1個月,相較「都更」審議時程動輒2到3年起跳,危老條例成了「老屋翻新」新選擇。不過這個條例也有缺點,就是小基地可能出現「紙片屋」、「竹筍屋」的狀況。
疫情警戒降級第一天,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嚴陣以待,就擔心疫情反彈,因為27日雙北共新增9例本土案例,而外界期待的開放餐飲內用,雙北首長態度仍然保守,堅持要再視疫情變化。台北市今天也公布4個確診個案足跡,其中有兩例關係為父子,而且傳出父親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已接種兩劑BNT疫苗的本國籍員工。
疫情升溫,外出要配戴口罩已經成為全民共識,但還是有民眾屢勸不聽,警察也疲於奔命,除了有在公園沒有戴口罩的民眾、直接跑給警察追,昨天台北車站一名以街友身分出沒的通緝犯,同樣沒有戴口罩遭到警方規勸,不料這名通緝犯拿出刀子攻擊警察,最後遭到逮捕。 拿著20公分長開山刀的余姓男子,被將近十名的員警團團包圍,僵持數分鐘,警方接獲民眾報案,一名街友沒有戴口罩在台北車站亂晃,便派出兩名員警到場規勸,未料余姓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