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
火,與希望的光:2021索羅門群島首都為何失序?【觀點】
|全球11月24日,索羅門群島首都發起示威活動,從原本的和平抗議變調,出現為期3日的失序狀態,之後情勢很快平靜下來。台灣主流媒體多將此事件連結到2019年9月索羅門政府決定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在國內引起反彈。中國因素確實扮演重要因素,但事件的起因更為深遠與複雜。
-
美國政府部門面臨關門危機 一文了解造成影響
|全球2024年美國政府預算,因參眾議院僵持不下,遲遲無法達成共識。然而美國的財政年度將於今年的9月30日到期,意味著若兩院無法在30日前達成共識,美國政府部門將會因為資金短缺而關門。美國政府關門將會造成那些影響?會影響台灣嗎?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了解。
-
使用者付費,或濫用者買單?山難搜救再思考(下)【觀點】
|生活2019年行政院宣布山林解禁後,山難頻傳、救難人員疲於奔命的現象層出不窮。對此,有輿論認為搜救應採付費制,以遏止山難亂象。然而綜觀戶外大國,他們面對山難意外的應變體系為何?又是怎麼看待搜救收費議題?而台灣如何借鏡國際,整修目前紊亂的山域管理體系?
-
土耳其強震/孤立無援的敘利亞災民 隱而未爆的雙重人道危機
|全球2月6日的強震重創土敘兩國,國際社會搜救人力與援助物資盡出,在第一時間送往土耳其,但是鄰國敘利亞遲至10日,才由聯合國透過過境點送入第一批救援物資;災民也抨擊,在這場毀滅性災難中乏人問津。同為受災之國,敘利亞因為內戰與複雜的國際情勢,顯得孤立無援。
-
歐盟跟中央在哪裡?烏克蘭「難民超載」,波蘭志工身心瀕崩潰
|全球過去2、3週,波蘭人對烏克蘭難民的熱情援助,佔據各大媒體版面,但隨著戰事不停,烏克蘭難民數量也不斷增加,截至16日,光是波蘭就接納了快200萬烏克蘭難民。有當地志工就指出,中央政府和歐盟並未提供足夠資金與協助,熱心投入的民眾已心力交瘁,食物、衛生也成問題,住宿空間更是嚴重匱乏。
-
印度假反恐打壓言論自由 媒體批政府反遭查稅或查封
|全球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台以來,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路線越走越獨裁,政府也藉著反恐之名,打壓言論自由。批判政府的媒體,有的被查稅騷擾,有的被扣上中共資助的紅帽子查封,還有的被惡意收購,記者則面臨網路仇恨攻擊與官司纏身。今(2023)年印度的新聞自由,在180個國家中排名161,比塔利班執政下的阿富汗還要差,明年大選將近,媒體擔心言論自由的箝制還會變本加厲。
-
防止民眾受詐騙 政府簡訊發送號碼欲改做3碼
|詐騙簡訊誠嚴重,甚至詐騙集團會假做政府的通知,致使民眾真歹判斷,會去hong騙去。為著欲防止這款的情形,政府拍算佇年底進前,若是政府發出去的簡訊,政府彼爿會改做3个號碼,予民眾一看就會知。(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法官有權給他重生機會」:邁向全面廢死?馬來西亞先廢強制死刑
|全球6月10日,馬來西亞首相署宣布廢除強制死刑,被各界視為是邁向「全面廢死」的重要一步。不過,廢除強制死刑不代表馬來西亞往後都不再執行死刑,而是讓法官在處理犯下謀殺、走私毒品等罪行時,能行使量刑的裁量權,決定是否處以死刑。
-
國防部要求正聲電台大股東承認政府出資成立 漢儒:歉難照辦
|文教科技民營正聲電台的大股東漢儒與華儒兩個基金會,過去是由軍方出資成立,國防部最近要求兩基金會修改章程承認由政府捐助成立,不過漢儒基金會回覆國防部歉難照辦,軍方表明維護國產的立場,必要時將採取法律作為。
-
福島食品有條件解禁 政府如何食安管理?【獨立特派員】
|環境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與檢驗報告後,至今年2月前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的,只剩下台灣與中國。而2月8日起,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除11年的禁令,不過目前還沒有業者提出輸入申請,政策開放後業者觀察市場風向,也細細評估消費者的意願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