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航空總署飛航公告系統停電當機,造成全美空中交通大亂,直到11日上午9時尚未完全修復,僅能逐步恢復。東岸約1200航班取消、超過7800航班延誤。白宮最初表示,沒有證據顯示遭網路攻擊,總統拜登已下令調查。
台灣農業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雖然近年鼓吹青農返鄉,但是務農不但辛苦,還得靠天吃飯。有了AI人工智慧系統,農業不再只是憑藉個人經驗,而是根據科學數據,精準地輔助田間工作,甚至得到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的效果,有助於青農及新手投入農業。
在台北市服務超過13年、騎乘次數超過2億人次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1.0,因2.0系統擴建達標,將於12月3日停止營運,出借車輛自12月10日起也會全面無法在台北市歸還,屆時將形成自新北市借1.0車、無法在台北市還車的使用限制,4大QA帶您了解Youbike的變革與12月3日後雙北騎乘注意事項。
隨著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臺灣極力發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不過再生能源風力和太陽能的佔比太高,對電力系統其實會有很大的衝擊。要擴大再生能源發電,最重要的就是儲能及智慧電網系統,透過儲能系統的充放,不只可以維持平時電網頻率的穩定,萬一遇到電廠機組跳機,儲能系統還可以在瞬間快速供電,撐住電網來等待後續機組的支援。國內發展目前還在起步階段,智慧電網也仍在布建當中,接下來能不能跟上綠能的發展,將是未來能源轉型是否順利的重要關鍵。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中,烏軍利用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與反裝甲飛彈重創俄軍,讓許多人認為台灣應學烏克蘭,全面發展不對稱戰力,但陸海空三軍武器系統差異甚大,若全面以不對稱戰力作為建軍標準,並不妥當。國軍應思考,重要的武器發展或採購計畫,應該尋求配套與支援措施,確保這些關鍵裝備的存活率,並積極思考哪一些不對稱戰力的發展方向,對台灣真正有用。
經過2020年瀕臨破產的財務危機,英國「一網」衛星網路公司在2020下半年重新出發,並成功進行了12次的衛星發射任務,其中2021年就有8次。目前在軌道上有將近400枚通訊衛星,預計2022年會有超過640枚衛星,以Ka波段無線電波提供5G等級的寬頻網路服務。
冷戰中美協防台灣(1954~1979)期間,美國協助中華民國逐步完善防空雷達體系。這些雷達站台雖由國軍操作,但明顯可見美軍顧問團與廠商出謀劃策的身影,也讓美國得以掌控中國大陸沿海航空兵力動態。即使後來美國拉攏中共、撤出顧問團、和中華民國斷交,仍保有對台非正式的軍事技術輸出,為天網防空系統埋下伏筆,影響持續至今。
空軍嘉義基地一架F-16V戰機,11日下午由上尉飛官陳奕(28歲)架機執行對地炸射科目,在進行大角度導入時快速墜海。F-16執行攻擊任務常須貼地或俯衝飛行,飛行員易因空間迷向或高G力昏迷致使發生墜機危險,美國空軍實際上也有此困擾,故開發「自動防撞地」系統(Auto GCAS)。我國F-16V有此設備嗎?
大型車安全事故頻傳,交通委員會今(18)日上午初審通過,新增未來必須安裝「防捲入裝置」,裝置細節和辦法,以及宣導緩衝期,由交通部另訂。多位立委直言,儘管大型車自109年起,就必須強制加裝視野輔助系統,但是大型車事故仍多,交通部應該導入告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