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未來的5年內,有百分之50的機率,全球升溫幅度會超過《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1.5度。而近來,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像是南亞出現了熱浪,中東遭遇沙塵暴,位在南極的皇帝企鵝,也因為海冰銳減,恐怕在未來的30到40年內,面臨滅絕。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日前發表2021年度全球軍事支出分析報告,其中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以超過8000億美元,蟬聯軍事支出冠軍。至於其他軍事支出保持高檔或大幅成長的區域和國家,則充分反映了各地區地緣政治的緊張局面。例如俄羅斯和烏克蘭,從爆發大戰前到戰爭進行期間,軍事支出都呈現大幅度增加。
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在上星期突然宣布從4月28日開始,要禁止棕櫚油出口,直到國內解決短缺問題。但因為棕櫚油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植物油品,範圍從食品,清潔用品到化妝品,所以這項作法恐怕會導致全球的食品通膨再惡化,也將讓烏俄戰爭以來產生劇烈波動的農產品市場更加動盪。
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長壽的日本人瑞田中加子,19日晚間與世長辭,享嵩壽119歲;而田中辭世後,目前全球最長壽的人瑞,由法國修女安德烈取代,她目前118歲。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造成國際原油、天然氣的價格大幅波動,有「歐洲麵包籃」之稱的烏克蘭,小麥與飼料出口也大受影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則警告,這場戰爭已經引發全球糧食危機,危及他們在全球提供1.25億人食物的救援行動。
當全球目光大都聚焦在俄烏戰火的同時,新冠疫情也沒停下腳步。隨著許多國家放寬防疫限制,加上Omicron的變異株BA.2快速傳播,歐美多國的確診病例都快速攀升,以及亞洲的南韓跟中國疫情遲遲無法平息。部分專家認為,為了防止新型變種病毒出現,造成疫情反覆攀升,未來新冠疫苗恐怕將跟流感疫苗一樣,每年都要施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7日提出報告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將使未來一年的全球經濟成長減少1個百分點以上。而且如果戰事持續,將導致俄羅斯陷入深度衰退,造成全球消費者物價通膨超過2%。至於英國央行17日也決議升息1碼,以對抗數10年來的通膨高點。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全球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超過4.46億人,而染疫死亡人數也即將突破600萬人。而現在在香港迎來第五波的疫情,單日新增3萬例,醫院被塞爆,甚至出現死者遺體來不及處理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