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臺灣快速高齡化 退休、長照政策成做大難題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預估,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成,成做「超高齡社會」。事實上,有一寡庄頭,老大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三成,高齡化狀況嚴重,除了長照、在地老化的政策,面對高齡化社會,欲安怎變通,來看阮的專題報導。(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更生黨發動台北遊行 訴求全國大減刑
|政治更生黨今(28)日發起遊行,訴求「全國全面大減刑」,主張依受刑人罪刑輕重減去不同刑度,預估有上百人到場聲援。不過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鄭瑞隆認為,在沒有正當前提下不該冒進。
-
南韓人生活滿意度低自殺率高 政府推定期心理健康測驗
|全球南韓民眾生活滿意度低,自殺率高居OECD國家之冠。最近南韓政府提出新的防治計畫,要求民眾定期評估心理健康,也加開諮商平台。不過專家認為,除了增加社會支持網,還得改變當前高壓的人際關係及經濟問題。
-
日單身銀髮族捐產公益團體 雲端募款機構助媒合目標單位
|生活在超高齡的日本社會,有不少高齡單身、沒有子孫的銀髮族,會在生前安排自己的後事。最近還有越來越多人,決定把遺產捐贈給非營利組織NPO、公益團體或是政府機構,來回饋社會。
-
戴普與台南Josh家暴案:看見男性受害困境,拒絕網路獵巫【觀點】
|社福人權在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台南Josh兩位男性家暴受害者現身說法後,網路上出現對男性受害者的討論與關注,其中也混雜著男性之所受暴,是因為「女權太過高漲」的說法,我們該如何看待男性受暴者的困境?
-
同婚修法3週年民調 接受「小孩是同志」比例升至59%
|政治2019年5月同婚專法通過,同性伴侶才真正享有結婚權益,過去這三年,彩虹平權大平台持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支持同志收養、人工生殖的比例都有提高,而且接受小孩是同志的比例,也從第一年調查的49%提高到59%,顯示整體社會對於同志權益的看法逐漸友善。
-
透過通用設計,創造共融社會【獨立特派員】
|生活隨著台灣社會的改變,通用設計的應用也能夠幫大家過更好的生活。例如照顧空間的設計,當空間不只是為長者設計、不是只為障礙者規劃,原本看似冷冰冰的不鏽鋼扶手、改以溫潤的木質呈現,功能性的桌椅、顏色繽紛的空間,讓不同年齡層都能自然融合、樂在其中。從接觸、知道、瞭解進而同理,真正的無障礙不止於行無礙、而是心無礙。從通用設計的落實到共融服務,是台灣因應老年社會,必須重視的生活需求。
-
不定期監護還是終身監禁——精神障礙犯人的無家日【觀點】
|社福人權近年來幾件殺人案件因為犯罪行為人患有身心疾病,讓身心疾病患者族群被汙名化。但身心疾病的犯罪行為人即便進入監所,也會有出來的一天;我們必須要問的是,在刑罰之外是否有其他手段,能防止這類的犯罪行為人,再次因為身心因素犯下錯誤。
-
西安封城抗疫,厲行「社會面清零」並非真正清零【觀點】
|全球西安自去年12月23日凌晨0時起實施嚴厲封城措施,為嚴控疫情,更喊出「社會面清零」目標,但「社會面清零」新詞定義模糊,因而招致議論與疑慮。到底要如何清零?所謂「社會面」又是何物?
-
婚姻的壓迫不只來自「渣男」,也來自對婚家的神聖想像【觀點】
|生活許多對所謂「渣男」的批判,其實是基於肯定婚姻關係的神聖不可侵犯,於是出軌被視為對婚姻存續的巨大破壞,必須被嚴格地懲罰。只是當代社會對於永恆的一對一婚姻的崇拜,讓許多人難以面對承認親密關係的終結,而是將其視為人生中的失敗與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