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在桃園觀音外海興建天然氣第3接受站,漁民多次反應工作船絞壞漁網、離岸過近影響漁區,前年有漁民,包圍中油工作船通行,被檢方起訴,法院認為,漁民有表達言論自由,判被告無罪。
許多災難現場、港口海關都能看見工作犬的身影,牠們擔負起救災、邊境檢疫的重要工作。這些訓練有素的狗,平日要承受高強度的專業訓練,相對的身心壓力也不小。 近年來,許多單位開始關注牠們的心理健康,希望狗狗能夠樂在工作,而非在壓力下不得不工作。動物行為與心理的訓練課程,不只協助領犬員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夥伴,也讓日常生活、訓練,以及執勤工作更為順利。
工作中受傷被截肢的王小姐,雖然工作場域在苗栗,但總公司登記地址在高雄,今天上午高雄市勞工局前往勞檢,發現地址只是住宅,不是從事生產的工作場所,因此無法勞檢,但已督促總公司,負起應有的責任,業者也答覆會負責。但王小姐反控,業者當初的說法,是賠她1萬元,加上同事捐贈的10萬元,認為公司不願負責,才決定解除雙方雇傭關係,並求償2000萬。
目前在台灣工作達6年的產業移工,大約有12萬人,至於社福移工也有超過8萬。對於政府放寬移工留台政策,有不少在台灣長期工作的移工認為,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是一大利多,還有些雇主覺得,這可以讓公司留住優秀的藍領移工。
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政院拍板通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未來在台灣工作滿6年以上的移工,以及取得台灣副學士學位的僑外生,只要符合薪資、技術等條件,就可以由雇主申請,從事中階技術工作;在申請後工作滿5年,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全案預估最快在4月上路。
新冠疫情改變了全球工作型態,許多人不願再被朝九晚五的型態綁死,大離職潮風起雲湧。加拿大目前有91萬個職缺,是疫情前的兩倍,魁北克更有6成中小企業迫切缺工,讓徵才留才都要端出更好的福利誘因才行。而歐美都有部分企業嘗試邁入一週工作4天,32小時工時的新形態,加州還有州議員鼓吹相關立法。
儘管日本政府規定,企業要依規模聘用身心障礙人士。但事實上,只有不到3成的企業,真正聘僱這些弱勢族群。在東京一家陽光手作坊,即努力協助身心障礙者,除了銷售他們的作品,也跟企業合作,並且將淨利的6到7成,都回饋給製作商品的人。
高雄一家三口確診,其中4歲男童幼兒園的接觸者共80人,載運確診者的消防人員31人,經過PCR採檢都是陰性,但因感染源不明,父親又在高雄港工作,市府擴大港區PCR篩檢作業,今(21)日一早就有人來排隊。另一頭,防疫工作也升級,但傳統市場還是有發現,攤商做生意時將口罩拉到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