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染疫
-
華航機師染疫 陳時中:入境時採檢陽性 排除社區感染風險
|生活華航又傳出有機師染疫,指揮中心公布,兩名都是飛美國線的貨機機師,也已經施打兩劑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陳時中表示,兩人分別在入境的時候,採檢陽性,並在5天居檢期滿的時候採檢確診,排除社區感染風險。而機師工會表示,外站的染疫風險高,尤其飛美國,因為防疫規格不像台灣嚴謹。因此,機組員都有可能會經由食物、床鋪,接觸感染。
-
長榮機師染疫》提醒與確診者足跡重疊 指揮中心發110萬封示警簡訊
|生活今天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本土再次「+0」,境外移入1例。外界關心長榮機師染疫後跨縣市移動,指揮中心在今天(9/4)下午2時30分陸續發布疫情警示簡訊,提醒8月13日到9月2日,曾與確診機師接觸或活動軌跡重疊的民眾,有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或採檢,粗估約會發出110萬封簡訊。
-
確診機師未等PCR結果跨縣市到處跑 長榮航空將議處
|生活指揮中心週五公布的兩位長榮航空確診機師,因高度懷疑可能是Delta病毒,桃園市政府進行第二波疫調,證實可傳染期的「跨縣市足跡很多明顯違規」,長榮航空週五漏夜展開調查,今天就會召開「紀律評議委員會」進行議處,同時要揪出染疫黑數,長榮各機隊飛行員約1500人,要全面PCR普篩,而且即日起停飛台北芝加哥客貨機航線。
-
桃園機師染疫案 柯文哲:代表邊境管理出現破口
|地方新北市今天新增一例本土確診,台北市則出現零確診,不過桃園爆發機師染疫,疑似感染Delta病毒,引發外界關注北北基桃生活圈,對此侯友宜表示,桃園跟新北是共同生活圈,會全力備戰,也提出五大防疫措施,柯文哲則指出,代表出現破口,呼籲中央檢討邊境管理的SOP。
-
長榮2機師染疫傳染同住家人 機組員防疫新制提前啟動
|生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增6例確定病例,包括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沒有新增死亡個案;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其中有2例是長榮航空機師,曾經出勤澳洲的航班,返台後採檢確診,並傳染給同住家人;為因應這起群聚事件,指揮中心緊急宣布,原本15日上路的強化機組員返台後防檢疫規定,改為即日起全面實施,而且要求長榮航空執飛美國芝加哥機組員,入境後均須居檢14天及採檢。
-
機師染疫事件24人確診 化學兵去華航園區消毒
|佮華航機師染病的事件有牽連的確診者,已經有24人,因為其中有確診者捌坐大眾交通工具。所以就有醫生煩惱講,疫情恐驚已經進入社區。桃園環保局佮國軍今仔日早起就去華航園區大消毒,向望共可能會傳播病毒的所在,攏摒予清氣。 一早國軍化學兵跟桃園市政府清潔稽查大隊,在華航園區進行噴灑消毒,希望透過內外夾擊方式,把園區裡裡外外、各個樓層都消毒乾淨,徹底杜絕病毒傳播。 由於華航機師染疫事件持續擴大,華航機師居家檢
-
機師染疫相關確診者已達20人 化學兵進駐華航園區消毒
|華航機師染疫事件相關確診者已達20人,有醫師表示,確診者曾搭乘大眾運輸,足跡遍布全台5縣市,擔憂這波疫情恐怕已經進入社區;桃園市環保局和國軍化學兵,一早就到華航園區進行環境大消毒,希望內外夾擊,徹底杜絕病毒傳播。 一早國軍化學兵跟桃園市政府清潔稽查大隊,在華航園區進行噴灑消毒,希望透過內外夾擊方式,把園區裡裡外外、各個樓層都消毒乾淨,徹底杜絕病毒傳播。 桃園市環保局環境清潔稽查大隊大隊長羅文林表示
-
蘇揆赴疫情指揮中心 為成員加油打氣
|從機師染疫,擴散到飯店群聚感染,目前諾富特飯店累計有4名員工確診,疫情不容小覷,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前往指揮中心為同仁們加油打氣,面對疫情擴大,還有爆料傳出最先確診的飯店房務主管案1120,4月17日出現症狀後,持續上班開會更有時沒有戴口罩,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已經進行環境採檢。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抵達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馬上向他報告疫情最新發展,蘇貞昌認為,疫情持續一年多,難免防疫沒有做到位
-
華航諾富特不排除為群聚 醫師:防疫旅館員工應註記於健保卡
|機師染疫事件延燒,首次出現防疫旅館員工染疫,不排除為飯店群聚,疫情指揮中心將針對動線管制、人流進出及隔離對策進行檢討,基層醫療協會則表示防疫旅館員工屬於高危險群,應該在健保卡註記。 機師染疫風暴持續擴大,首次出現防疫旅館員工染疫,不排除為飯店群聚,週邊機場捷運站也全面加強消毒,桃園市長鄭文燦30日早上到機捷視察防疫作業,受訪表示機場園區諾富特飯店是由民航局督導及航空公司自主管理,也會去追蹤、
-
華航9機師確診 指揮中心採檢1200人、進駐居檢所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持續擴大,短短一週已有9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目前感染源還有待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擴大採檢華航1200多位貨機機師,並加派保警及護理人員進駐華航居檢場所。有退役機師坦言,長程航線機師會在外站會過夜、及接觸外籍人士,要做好防疫真的很困難。 保警及護理人員進駐後,不少華航機師執勤結束,就立刻由專車載送到飯店進行三天的居家檢疫,而衛福部立桃園醫院也從即日起,在華航園區設立臨時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