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國發會已經提出官方版路徑,國內環保團體今天舉辦民間論壇,以國際模型來推估台灣的減碳路徑,環保團體認為,在2030年應減碳35%至40%。
國發會昨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提供台灣社會對於未來的淨零想像。但有公民團體建議可以採行更多元的產業轉型政策,還有環團認為,預算、目標,成本,還可以再改進。
為著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國發會規劃逐年的用電成長率是2%,希望2050年的時陣,這再生能源會當衝到7成,目標2030年先減少碳排20%~25%。
總統蔡英文宣示,將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了達成目標,國發會今(30)日提出四大策略,積極推動減碳,2030年前約要投入近9000億預算。
2050淨零排放已是國際趨勢,蔡政府去年宣示要達成,不過怎麼做?國發會3月底將要公告「淨零排放路徑圖」,環保團體認為現行規劃的用電成長率過高,讓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困難重重。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遠在英國舉行,為了拉近台灣民眾對氣候議題的認知,有青年團隊在總統府、台北101和高雄85大樓點燈,秀出「2050淨零排放」等字樣響應。外交部7日也在英國舉行「台灣日」活動,總統蔡英文以影片現身開幕式,向國際重申台灣加入2050淨零排放的決心。
總統蔡英文已經多次宣示,國內要於2050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而環保署總算在昨(21)日,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這個目標入法,還打算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對此環保團體雖正面肯定,但指出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作為協調分工,是一大敗筆。另外也認為,碳費徵收無具體原則入法,擔心說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會淪為畫大餅。
國民黨拚公投,民進黨也開始爭取民眾對政策的支持,總統蔡英文上午在一場永續發展的活動中表示,她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提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牽涉經濟、產業和社會轉型,也就是國家整體轉型,政府已經全面動起來,蔡英文希望各界共同討論台灣未來三十年的目標與願景。 總統蔡英文與前文化部長鄭麗君翻轉前方的燈箱,象徵為台灣找尋永續發展的下一步。鄭麗君離開公職後,回到她過去成立的青平台基金會,推動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
今(22)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出席AIT活動,指出台美會加強合作,來面對氣候變遷,除此之外,更說明台灣政府在努力佈署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讓相關部門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AIT創新中心在世界地球日舉辦年度論壇,由於美國總統拜登將舉行全球氣候峰會,總統蔡英文和AIT處長酈英傑都在會中強調,台美之間會強化在氣候變遷上的挑戰合作,總統更提出2050年的淨零轉型目標。 總統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