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商品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加密貨幣」,今年交易上沖下洗,損失慘重。比特幣的價格暴跌了63%,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則流失了1兆6300億美元,或多或少印證了經濟學者,以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來比喻比特幣投資風險的準確度。有趣的是,鬱金香泡沫事件的發生地荷蘭,卻有一家溫室農場和比特幣挖礦業者合作,創造雙贏。
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美國晶片法案上路後,再祭出禁售令。不過,禁令也出現轉折,給了一年緩衝期,明年9月1日以後銷往中國,就需申請出口許可。相關台廠供應鏈,跌勢終於收斂,台積電跌幅超過1%,載板三雄僅南電跌0.61%、欣興收小漲、景碩維持平盤。
政府目標再生能源占的比例要提高到6成以上,國發會主委表示這是國際標準,台灣要跟著走。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講,正在研究「地熱專章」的相關法案,要協助新能源開發。
俄烏開戰至今,除了陸海空戰場外,還開闢出第四個戰場:「網路資訊戰」。除了以駭客技術跟惡意軟體,讓彼此國家機構、銀行網路癱瘓外,各式假新聞資訊也漫天飛舞,讓大家無法判斷消息的真假。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發布新聞稿,知名品牌小米10T 5G手機內建軟體有「政治敏感詞彙」檢查功能,恐怕損害消費者權益。不過,台灣小米否認,並強調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限制回傳或阻隔手機用戶的任何個人行為。
美國休士頓附近的伍德蘭,在當地時間17日晚間發生死亡車禍,一輛特斯拉電動車以高速行經彎道,卻失控撞到路樹,造成車上兩人死亡。警方也申請搜索票,要前往特斯拉調查伺服器資料,並了解車禍當時,車輛有沒有開啟自動駕駛功能,釐清各方責任。 失控撞上路邊樹木的車輛,因為強大撞擊力和起火燃燒,整輛車面目全非,只有車身後段可以看出車輛的形狀。外電報導指出,根據警方與目擊證人的說詞,肇事車輛有自動駕駛功能,事發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