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達成2050淨零排放,又盡量降低CGP與就業衝擊,國內應該優先從哪些產業下手?環保團體與民間智庫合作,進行資料分析,指出石化業附加價值較低、雇用人數較少,又是高出口導向,可透過縮減出口來減少排放,建議優先產業別為石油煉製品製造業。
日本政府今(13)日拍板,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預計在今(2023)年春夏之際,開始排入海中。原能會強調,將跨部會合作,做好台灣周邊海域的輻射監控工作。反核團體及漁民認為,政府要提出抗議,態度要硬起來,要求日本提供相關監控數字,如果漁民權益受損,才可以據以求償。
全球高喊2050淨零排放,立法院近日將重啟協商氣候因應法草案,民間團體與立委上午共同舉行記者會,指出全球糧食生產的碳排,占總排放的三分之一,因此認為草案應該納入積極推廣多蔬食少肉的飲食轉型等條文。
根據英國最新研究,2022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增加1%,學者發現中國可能因為疫情封城,去年排放量減少0.9%,但歐洲受烏俄戰事影響,使用煤炭的碳排反而增加。而目前全球排放也沒減少跡象,仍在緩慢上升。
南投國姓鄉的福龜村最近瀰漫著一股惡臭,民眾指稱是當地一家養鹿場排放排泄物的汙水所導致,業者表示是汙水管線被不明人士切斷。不過環保局稽查確認業者已違反《水汙染防治法》,決定開罰。
雲林縣設籍機動車輛目前總計72萬餘輛,若再加上往來轄區內工業區大小汽、柴油車數量眾多,容易造成空氣汙染物。為了強化管制,雲林縣環保局引進光學分析遙測技術,結合科技影像車牌辨識由系統整合數據,能快速掌握高汙染車輛,通知車主進行調修或檢驗,改善縣內環境空氣品質。
為因應氣候變遷,紐西蘭政府正式提案要對農牧業者開徵牲畜的「排氣稅」,未來乳牛放屁和打嗝產生的溫室氣體都得繳稅,開全球先河。預定明(2023)年立法、2025年上路。
牛羊等牲口所排放的氣體,被認為是導致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紐西蘭畜牧業者最近找到一種方法,可以減少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是讓動物吃益生菌。
高雄一間塗裝工廠趁機偷排廢水,環保局昨(3)日上午接獲檢舉排溝出現白色汙濁,沿線追查發現是工廠疑似趁雨天將廢水以暗管排放,檢測後超出排放標準,開單告發,後續將依《水污染防治法》裁罰6萬到2000萬不等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