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台東火車站興建,附近的土地原本被徵收做為道路,當時也規畫後火車站商業區繁榮地方,可是後來挖到卑南史前遺址,道路變成了考古現場,也沒有火車站後站。當時附近居民和農民曾經和史前館以及縣府協調,同意馬路改道後的馬路要有15米寬,考古現場未來也會遷移。可是到30年過去,卻還是只能通行農用車,而且沒有路燈很荒涼,附近居民245人聯名要向總統府和行政院陳情,履行當時的承諾。
高雄中山大學仁武校區用地,文史工作者發現大量史前陶片,推測是一千多年前平埔族打狗社遺留文物的碎片,但校方整地時卻沒找專家監工鑑定。今天上午到校區抗議,呼籲校方停工,並要求市府盡速依文資法列管、保護。
花蓮縣政府公告2處縣定考古遺址,一處是七星潭四八高地,考古人員在此發現大量陶器與網墜,經鑑定為新石器時代的海洋適應遺留;一處是卓溪鄉1000多年前的黃麻遺址,完整保存布農族舊社聚落。
位於亞洲心臟地區的阿富汗,是古老文明的搖籃。漫長的歷史洪流讓阿富汗始終動盪不安,過去30年更飽受戰火和無能政府的摧殘,除了民生凋蔽,連珍貴的歷史寶藏都因為經濟利益考量而岌岌可危。位於東部的梅斯艾納克被喻為本世紀最偉大的考古遺跡,由於鄰近銅礦地,在中國取得採礦權後,遺址保存恐怕萬劫不復。
位在中國四川的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當中,青銅器人頭長相奇特,曾經被猜測是「來自外星人的文明」。最近這裡又新出土大量文物,包括薄到像紙張的青銅片。考古學家指出,三星堆遺址與中國其他地區文化有緊密聯繫,年代已經確定是距離現在大約3200年的商朝晚期。
國立宜蘭大學神農校區「宜蘭農校遺址」是縣列冊考古遺址,校方最近在神農校區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建築基地發現2處墓葬遺址,並挖掘出土文化遺物及生態遺留,包含人骨、動物牙齒、琉璃管珠與疑似金鯉魚文物,初判是400年前留下來的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文物。
配合赤崁文化園區工程,台南市中西區成功國小進行校舍重建,不過因挖出明清遺址,工程不斷延宕,原本去年暑假該回學校上課的學生,只能繼續暫借北區文賢國中上課,等於學生快畢業了,還是無法回到原學校。文化局表示,成功國小明年10月會完成硬體工程屆時學生就可以回歸原本的學校。
日前因影片創作者前往新竹霞喀羅古道進行淨山活動,不料清出的上百公斤垃圾中,疑有日治時期的玻璃瓶被當「垃圾」回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此事件涉及兩核心議題:(1)如何分辨垃圾與文物?(2)山林就應該回歸原始自然,為何要容許廢棄物的存在?
監察院年度巡查行政院,監察院長陳菊致詞時,特別關心人權議題,希望行政院儘速將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她更提到不義遺址應該要被完整保留,而且儘速訂定主管機關。蘇貞昌當場允諾,會保留不義遺址,而且相關草案很快就會提出。
台中市有7座市定遺址,考古文物眾多,出土後分別存放在中研院與科博館等地,曾被審計部以遺址典藏空間不足要求市府檢討。文化界人士認為市府應該成立專責單位負責典藏、研究與展示,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