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1名女童因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不過在台灣新藥1針要價230多萬,只好轉往中國治療。目前她已經完成第1年4針療程返回台灣。民間團體表示,由於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費用1年從700多萬到1000多萬不等,期望政府能不分對象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稍早發聲明稿回應,下午已和3家藥商議價協商,藥價仍需與總部確認,最快農曆年前回復。
近年來達文西手術因為傷口小、復原快,是許多手術病人的首選,但費用昂貴讓病患吃不消。現在健保署宣布,包括肝、肺、腸切除等17項達文西手術費,未來將納入健保給付,最快明(2023)年3月1日公告實施。最多病患使用的「低前位直腸切除術」,約可省下近10萬元。
近年來,達文西手術因為空喙細、復原緊,真濟病人攏會選擇這款手術方式,毋過費用真懸,愛家己負擔。健保署宣佈,包括共、肝、肺、腸、腰尺割掉等17項達文西手術的費用,未來會列入去健保給付,上緊明年3/1就會公告施行。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藥物爭取協會理事長李怡潔,今(23)日在立委蔡壁如、王婉諭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揭露政府自2020年公告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後,成為亞洲第1個擁有罕病專法的國家,逐年增加罕病專款預算,但預算支用卻未能到位。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表示,前2年罕病專款預算執行率超過96%,預估今(2022)年執行率為93.4%,健保署在病友人數不斷增加下,持續編增預算,照護罕病病友不遺餘力。
台大兒童醫院心臟團隊,2015年起就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至今已有61名成功案例。健保署也在去年12月起,核准2款「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健保給付,大幅減輕患者的負擔。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今天講的一個法洛氏四重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先天性心臟病,這些小朋友在追蹤完以後,當長大以後,他慢慢出現一些肺動脈的瓣膜逆流的問題,造成一個心臟的負擔。我們台大兒童心臟科的團隊,在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台灣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上升到2.3%,在萬物齊漲的此刻,原訂要在5月15日調漲的健保費,目前雖然研擬暫緩實施,但如果照原訂調整方案,除了重大傷病,還有低收入戶不受影響外,屆時民眾到大醫院看病,荷包的支出將會很有感。醫改會預估,這一波調整受影響最大的族群包含了急重症、邊緣戶,而高齡和慢性病的患者將會是受到影響人數最多的族群。健保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執政者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如何兼顧使用者付費、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照護弱勢族群,是整體考量的最大挑戰。
健保署研擬取消年用量少於5000人的感冒藥、腸胃藥等356項指示用藥給付品項,初估每年可以減少支出751萬元。不過醫界人士擔憂,如果民眾到醫療院所就醫,醫師開立這些指示用藥後,還得到藥局自費買藥,等於得花兩次錢,恐怕引發民怨。
C型肝炎易惡化成肝癌,口服新藥幾乎都能治癒,健保也提供給付,不過國內仍有約6000名C肝病患仍不接受治療,以雲嘉南地區佔55%病患最多。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有不少人聞癌色變。其中有種「膽道癌」因為症狀不明顯,不容易早期發現因應。現行的國際標準複方化療方式,只有25%患者的腫瘤有明顯縮小,整體中位存活率也只有11.4個月。國衛院團隊等單位合作研發出改良型GS處方和NGS處方,可以提升中位存活期,尤其是NGS處方,中位存活期長達19個月,而且患者出現嚴重的白血球低下副作用比例也大幅降低。
4歲男童德德,因為家人無法扶養,從小就被安置在育幼院,但他因先天聽覺神經異常,經過語言治療與醫師評估接受電子耳手術。第一次手術費用由健保給付,但第二次費用需自費,金額達80萬,雲林長愛家園育幼院就希望外界幫忙援助,讓德德能聽到悅耳聲音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