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收木料創作巨人木雕聞名的丹麥藝術家丹波(Thomas Dambo),過去9年來已經完成100尊巨型木雕,全球超過1千萬人看過他的作品。這些木雕隱身在世界各國的森林深處,置身在巨人面前更顯得自己的渺小,希望藉此喚起人類對自然的敬畏,進而愛護環境。
面積10公頃的小港森林公園於2019年落成,完工時水泥地就接近4公頃,水泥化非常嚴重,市政府規劃在森林公園腹地闢建小港運動中心,選定區域是草皮、樹木密集的地點,也讓護樹團體以及當地居民出面抗議,發起連署要市府換地方興建運動中心。
中國在2014年推動了「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計劃,其中在馬來西亞,由中國建商投資了1千億美元,要在2035年前在4個人工島上進行「森林城市」的造鎮計畫。只是到現在建案已經進行了8年,當地卻杳無人煙,像一座鬼城。
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以著名的傳統寺廟建築群文化聞名全球。但鄰近森林飽受盜獵盜伐之苦,野生動物面臨生存危機。非營利組織「野生動物聯盟」跟當地政府合作復育生態,2013年開始,野放瀕危物種戴帽長臂猿以及超過40種動物跟鳥類,如今成果斐然,森林內時常看到長臂猿在枝頭晃盪的景象。
國防部軍備局位在高雄的仁武營區閒置30多年,內部營舍荒廢、雜草樹木叢生,避免成為治安死角,市府向國防部借地、整理成森林公園,即將在8月底完工,但護樹團體比對綠美化前後指出,工程移除太多樹,反而破壞原始林貌。
對抗病毒必須有極佳的免疫力,根據臺灣大學實驗林及臺大醫院的研究,長期在森林環境工作可增加人體的自然殺手細胞;專家表示,到森林待個3天,回到都市可以撐1個月,如果被隔離,也可看有關森林的影片,科學證實、也能產生不錯的效果。
人為破壞棲地,加上盜獵象牙氾濫,導致非洲森林象被列為極危物種。而近來有研究發現,人口稀少的中非國家加彭,國內的非洲森林象的數量達到9.5萬隻。在政府積極的保育下,有望成為阻止物種滅絕的希望。
農委會與林務局最近整合台灣的森林步道,希望台灣的森林之美,能夠在四年內多吸引一倍的觀光客。而今天在林務局舉辦的活動上,參與活動的外國朋友,建議台灣除了改善觀光設施的硬體設備,還應該多設置旅遊資訊的英文路標。 色彩鮮豔的青背山雀,棲息在海拔1000到2500公尺樹林,除了在台灣,其他地方可看不到。台灣有58%的森林面積,生物的豐富性,是美國的55倍,但是到台灣森林遊樂區旅遊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