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
-
法國逾2.5公頃林地 千種花草樹木皆可入菜
|生活SDGs永續發展目標第2項,是要消除飢餓。為了協助緩解糧食危機,法國開發出食物森林,上千種花草跟樹木全部都可以吃下肚,而且大多是抗旱作物,不需要耗費過多的水資源。
-
中研院指砍伐森林致溫差加劇 將衝擊生物多樣性
|環境砍伐森林、破壞生態,有學者找到明確因果關係。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比較清境與太魯閣,發現砍伐森林後日夜溫差加劇,造成生態系中很重要的分解者埋葬蟲,競爭不敵麗蠅,會削弱土壤養分循環。顯示高山農業與森林開發不只改變微氣候,更衝擊生物多樣性。
-
台東世界級殼斗科森林遭剷除 環團籲停止開發
|環境有學者發現,台灣東南部山區可能是殼斗科植物最多的地區,也可能是世界頂級的殼斗科森林聖地,結果有將近100公頃的國有地被租用、鏟除改種生薑。環團要求政府重視,並停止開發。國有財產署也暫停了安朔山區的國有土地出租,要移交林務局;台東縣政府已對業者違反水土保持開罰100多萬。
-
整地及燃燒廢棄物釀火警 台南林野火災較去年增6成
|地方天乾物燥火災頻傳,台南市消防局統計,今(2023)年1月到4月的森林田野火災案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成,且大部分是人為整地、燃燒廢棄物引燃。台南市府特別要求民眾切勿擅自燒農業廢棄物或雜草,違反將依《空污法》與《消防法》開罰,最高可處10萬元罰鍰。
-
智利防森林野火 出動山羊吃森林植被
|環境智利每到夏季,就要擔心因為高溫所造成的森林火災。而在南部有當地人用山羊組成「特遣部隊」,帶著牠們到森林裡,把可能引起火災的可燃物吃掉,利用自然生態方法減災,並將這樣的方式推廣到葡萄牙和西班牙。
-
林試所估全台自然保育效益高達610億元 盼民眾了解森林有價
|環境生態保育值多少?農委會林試所最新公布,單就台灣陸域保護區面積計算,保育效益,也就是生物多樣性價值大約610億元;如果再計入保護區內森林的其他價值,金額會更高。環保團體認為,這更能具體計算出開發案的環境成本,讓業者將環境成本內部化。
-
-
帝王斑蝶過冬抵墨數量降22% 極端氣候棲地減少為主因
|環境北美洲著名的帝王斑蝶每年都會飛往墨西哥過冬,形成橘色波浪的遷徙潮。不過今(2023)年的數量,比去年少了22%。專家分析,乾旱、惡劣天候等極端氣候,都是造成帝王斑蝶繁衍跟棲息地驟減的元兇。
-
藝術家丹波巨人木雕遍布全球 發起尋寶遊戲找第100件作品
|生活以回收木料創作巨人木雕聞名的丹麥藝術家丹波(Thomas Dambo),過去9年來已經完成100尊巨型木雕,全球超過1千萬人看過他的作品。這些木雕隱身在世界各國的森林深處,置身在巨人面前更顯得自己的渺小,希望藉此喚起人類對自然的敬畏,進而愛護環境。
-
瑞典丹麥森林幼兒園 幼童大自然中學習成長
|文教科技北歐國家的學齡前教育,特別重視戶外活動,沒有教室、餐風露宿的森林幼兒園,更是大行其道。2、3歲的幼童穿著保暖的雪衣,在攝氏5度、甚至是零下10度的林地裡學習、嬉戲,被視為不只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於培養孩子尊重自然的習性,以及獨立自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