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 辜寬敏一生推動臺灣獨立建國 拚制定本土憲法

    |

    臺獨先輩-辜寬敏,一世人攏咧為建設臺灣走傱,伊上大的願望就是制定屬於臺灣本土的憲法,面對少年人,伊嘛提出伊上大的向望。(本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台語文 )

  • 簡上仁堅心推捒民間歌謠 辦展覽吟唱臺灣地

    |

    臺灣音樂家簡上仁,自細漢受著廟口戲曲的影響,大學的時就決心欲壯大臺灣歌謠。這四十外冬,簡上仁毋但累積豐富的創作,嘛積極推廣研究。清華大學的圖書館特別規劃「唱咱的歌-簡上仁的台灣音樂之旅」,透過展覽予逐家了解,簡上仁佇臺灣音樂的貢獻。 珍貴的創作手稿、歌譜,猶有簡上仁老師濟濟的研究資料,這是國立清華大學主辦的展覽,希望透過展出,予民眾對咱臺灣的鄉土音樂,有閣較深入的認捌。 臺灣諺語、廟口戲曲猶有南北

  • 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 搬演人生.親近土地

    |

    舊年,臺北市立國樂團有製作一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劇情是改編自作家楊富閔的散文。這回也舉辦座談會,邀請導演、編劇閣有演員,來佮觀眾做伙開講,期待臺灣歌劇的路會當愈來愈開闊。 一字一句唱出臺灣的日常生活,這齣我的媽媽欠栽培,結合歌仔戲、南北管猶有傀儡戲的元素,展現出人親土親的臺灣故事 我的媽媽欠栽培,原作者楊富閔,是臺灣文學界新生代的作家,連紲兩齣作品登上電視劇和歌劇舞台,嘛予伊看著文學無仝的

  • 魏德聖打造"臺灣三部曲" 望留片場做歷史文化園區

    |

    導演魏德聖因為「海角七號」電影衝紅,伊也一直有新的想法、想要挑戰大規模的史詩電影「臺灣三部曲」,展現17世紀的臺灣,而且按算欲保存拍片所起的場景,發展做歷史文化園區,予代代了解臺灣的故事和臺灣人頂真的精神。下昏暗9點台灣新眼界-文化新台灣節目,tshuā觀眾做伙來了解魏導演拍片的鋩鋩角角。 一群人跟著魏德聖導演的腳步,在看起來很荒郊野外的地點,要來找適合拍片的地點 一天內上山下海,走找好幾個地點,

  • 臺灣頭走到臺灣尾 四十冬編寫臺灣語言地圖

    |

    臺灣語言學博士洪惟仁,對臺灣頭行到臺灣尾,對各地的腔口有徹底的了解!伊寫出全臺灣頭一本的「臺灣語言地圖」,今仔日暗時九點,台灣新眼界、文化新臺灣,帶觀眾朋友,來了解洪惟仁老師為臺語付出的過程! 1979年,洪惟仁教授開始進行臺灣方言調查,寫文章、出版書本,在1987年,被中央研究院的張炎憲教授,看到他的文章,也開始另外一段的研究之路 ====語言學博士 洪惟仁====  當時我寫這本台灣方言之旅

  • 像鳥一樣俯瞰 空拍紀錄片扣人心

    |政治

    剛剛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跟原創電影音樂獎的「看見臺灣」,是臺灣第一部「空拍」電影,從天上看臺灣有多美,不過在我人們一直開發後,土地也受傷、痕累累。導演齊柏林,坐上直升機,以像鳥類眼睛、紀錄臺灣的美麗與哀愁,每一幕畫面都撼動人心! (影片) 遠離塵世的紛擾,靜靜俯瞰這塊土地,排列如棋盤的稻田,埋首工作的勤懇人民 如繁星點點的海上蚵棚、和隨風搖曳的金黃稻穗,每一幕都美到讓人嘆為觀止,這裡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