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
漸凍人植入腦機介面 用「意念」控制電腦轉譯文字朗讀
|生活美國兩所大學研發軟體,將大腦訊號放大並轉譯成有聲文字,幫助無法言語的漸凍人,與外界溝通。由神經科技新創公司研發的技術,讓漸凍人病患靠著大腦意念,就能點擊滑鼠按鍵,可上網發訊息、還能玩電玩。
-
馬思克新創公司Neuralink開發大腦晶片 獲FDA批准人體臨床試驗
|文教科技特斯拉執行長馬思克(Elon Musk)的新創神經科學公司Neuralink,25日表示已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進行「首次人體用藥」(FIH)臨床試驗,是該公司研究上重大里程碑。Neuralink希望透過在大腦置入晶片,讓失明者能重見光明、行動不便者恢復行走,但過去進行動物實驗,曾因疑似違反動物福利惹議。
-
男子癱瘓12年 大腦與脊椎植入電極順利恢復行走
|全球荷蘭一名男子因為車禍下半身癱瘓12年,最近接受瑞士一項實驗性的療法,在大腦與脊椎分別植入電極,用人工智慧解讀大腦的意圖,以電子訊號傳給脊椎負責行動的部分,已經成功讓他站立、行走,甚至上樓梯。
-
打開大腦黑盒子,腦部和精神疾病有何關係?【獨立特派員】
|生活失智症、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等與大腦相關的疾病,過去一直難以透過客觀的測量來診斷,然而隨著腦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成功打開大腦的黑盒子,運用各種儀器監測,了解大腦的活動及奧祕,未來精神疾病也可望得到更加精準、有效的治療。
-
失控的學生低頭族 滑掉學習力【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低頭族」已然成為台灣日常風景,尤其新冠疫情開啟遠距教學模式後,更助長「指尖失控」的現象。當這些出生在網路與數位載具時代的「數位原住民Z世代」,陷入16:9的世界中無可自拔時,將重擊孩子的大腦發育,讓思考、閱讀、說話、社會性發展全面停滯,並衍生親子衝突及師生角力問題。南投縣人和國小呂家賢老師耗時近四年,陪伴一群沉迷網路世界的學生,奪回數位載具主控權,使其成為孩子們飛翔的翅膀,而非囚籠。
-
數位成癮擊垮學習力 人和國小師生耗時4年調整
|文教科技如果孩子從小就是低頭族,那麼副作用將超乎想像。老師描述,有小一新生,連5個字都難以跟著複述一遍。孩子的體能日趨下降,親子關係衝突不斷。為了擺脫手機成癮、網路成癮,南投縣的人和國小師生與家長展開了一場為期數年的抗戰。
-
陽明交大研究證實 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神經網絡
|文教科技學音樂真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最新研究證實,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的神經網絡。不過學者指出,這份研究是研究專業的音樂訓練,和聽什麼音樂關係不大。
-
美研究轉換病人腦中訊號 讓癱瘓者可與外界溝通
|全球全身癱瘓、不能說話的病人,未來或許有機會直接用大腦跟外界溝通。美國加州大學一個研究團隊,利用感應器傳遞病患腦中的訊號,再透過電腦解析轉換成文字,有一名腦中風病人在失語15年之後,終於可以聊天。
-
研究:人體中蛋白USP11若不穩 大腦發育恐異常
|中研院生化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細胞與個體生物所的周申如副研究員,跨領域研究最新發現,人體中的蛋白如果不穩定,會導致大腦發育異常,團隊找到可以穩定的機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過往學界研究大腦發育異常,多半聚焦基因轉錄,但假若執行轉錄的蛋白出狀況,會不會是異常原因之一?中研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與細胞與個體生物所的周申如副研究員,跨領域研究最新發現,蛋白SOX11轉錄時,得靠蛋白USP11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