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
-
英國「隱形藥膏」喚醒蛋白質 能鎖定各類傷口加速癒合
|文教科技目前已有不少用於輔助傷口癒合的醫材,但科學家希望未來的傷口癒合能更快更好。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現就透過一種生物工程的DNA技術,原理就像一種隱形的藥膏,鎖定各種不同傷口類型所需要的復原成分,加速傷口的癒合,對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潰爛而言更是一大福音。
-
提取4千年前長毛象DNA 人造肉公司製作巨大肉丸
|全球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科學博物館,28日對外展出澳洲人造肉公司,將具有4000年歷史的長毛象肌肉蛋白質DNA,放入綿羊的幹細胞,複製出來的巨大肉丸。至於吃起來的味道如何,現場沒有人知道;不過烹煮的科學家說,聞起來和鱷魚肉差不多。
-
美日研發阿茲海默症新藥 減緩退化27%可望明年1月問世
|生活日本和美國藥廠推出的失智新藥物試驗傳出捷報。新藥針對阿茲海默症初期的病患,可有效去除造成認知功能退化的β類澱粉蛋白質沉積物,進而延緩認知退化發生。新藥可望在明(2023)年1月通過美國FDA核可上市,這也是近18年來,第2款失智相關的新藥問世。
-
糧食短缺、環保抬頭 新型態飲食因應未來
|環境因應糧食資源短缺,環保意識抬頭,人類未來的飲食可能出現許多新形態的轉變。西班牙日前舉行的未來世界食品展,讓外界一窺明日廚房的自動化新科技,以及人造健康配方飲食和廚餘再利用製成的陶器。
-
空氣、水、電提煉蛋白質 芬蘭新創公司預計2023年投產
|全球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恐怕衝擊全球糧食生產,芬蘭一家新創公司「太陽能食品」(Solar Foods),研發出創新的食物生產技術,利用稀薄的空氣,加上水跟電力,生產出新的蛋白質,而且提煉過程,沒有農業汙染、也不會排放二氧化碳。
-
台大與長庚將進行莫德納、AZ及高端混打試驗 專家見解不同
|生活台大和長庚醫院在近期通過審查,要分別開始進行莫德納、AZ和高端疫苗的混打臨床試驗,引發外界關注。有醫師表示,莫德納疫苗,還有高端疫苗,所產生的「S蛋白」構造相同,只是載體不同,這兩支疫苗,說穿了是雙胞胎。但也有醫生認為,除非臨床試驗結果,證明第二劑混打次單位蛋白質疫苗的中和抗體,會比其他組合還要好,否則不建議混打。
-
麵包蟲蛋白質豐富 通過歐盟風險評估
|地方我們知道有部分的國家會吃蟲,其中,蛋白質真豐富的麵包蟲,最近就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安全風險評估,可以將乾去的蟲或將蟲磨成粉拿來煮,未來可能就可以合法加在食品裡面。 麵包蟲入菜在亞洲已經流行一段時間,在南韓有人將整隻乾燥的麵包蟲,放進巧克力餅乾;在香港也有人以麵包蟲炒時蔬。而歐洲食品管理局則在最近首度批准麵包蟲為新式食物,可以整隻乾燥後或磨成粉狀,合法添加在食品中。 歐洲食品管理局官員佛維利斯說:「
-
日研究顯示 空汙導致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日本媒體報導,京都大學進實驗,將空氣汙染物質注入實驗小老鼠,結果導致「促進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蛋白質」增加。胸腔科醫師分析,這項實驗確實進一步證實空汙將使人體更容易遭受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將空汙微粒注射到實驗老鼠的肺部,並把老鼠暴露在大量空氣汙染物中,結果發現,促進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蛋白質增加,意味著更容易遭到新冠病毒感染。胸腔科醫師分析,這再度驗證,空氣汙染使人體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