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黃研究員的說明,有助於大眾更加理解水工模擬的功能與限制,非常感謝有這樣的討論機會。在此依序回覆如下:第一,謝謝黃研究員的說明,最後的結論:「建港後幾近平靜無流」正是對殼狀珊瑚藻生長條件最大的傷害。殼狀珊瑚藻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中,海浪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沒有海浪,沒有殼狀珊瑚藻的生長!第二,感謝說明,減低大眾的疑惑。這麼重要的模擬試驗,希望在操作過程能更加謹慎。第三,感謝說明,可以讓大眾理解水工模型
為了強化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區,防災救災的能量。國家實驗研究院今(16)日打造出「5D智慧城市防救災平台」,彙整建築模型等資訊,建構真實城市的數位分身,震前可以用在防災減災,震後更能協助緊急救災及應變。
由台灣團隊,所研發的「飛鼠衛星」和「玉山衛星」,在今年1月順利升空。兩顆衛星的任務壽命,大約是6個月時間,而太空中心在日前公告,證實這兩顆衛星,先後在今年9月、10月,正式退役。
近年來台灣吸菸人口逐漸下降,但肺癌的發生率卻依然逐步上升,關鍵因素到底是什麼,一直是學界研究重點。國研院建構了研發服務平台,為產學界提供大數據、AI等科研技術來支援研發,並首度徵選出亮點成果,其中有團隊,利用平台資源,解析不吸菸肺癌的成因和進展;除此之外,還有基因工程、電晶體、類神經網路架構等研發領域。
全台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不過在升級防疫警戒的19日當天,國研院海洋中心的「勵進號」研究船照常出航,引發群聚感染的隱憂。海洋中心澄清,是在出航以後才升級成三級警戒,今天返航後,會自主健康管理和消毒,後續航次也全面取消。 國研院海洋中心的「勵進號」研究船,在26日下午一點半左右,慢慢開入安平港。這次出航任務是前往東北角海域,進行海底地質研究,結果卻因為出發日期是全台防疫警戒提升到第三級的19日,
兩顆國產立方衛星「飛鼠」跟「玉山」,在24日發射後,國內至今尚未收到衛星的訊號。不過中央大學團隊表示,國外已經收到「飛鼠」的訊號,問題不是出在衛星本身,而是出在地面接收站。另一顆「玉山」也是只有國外收到,國研院太空中心表示,已經在調整更新軌道資訊與參數。 延期三次,才順利於24日升空的我國兩顆國產衛星「飛鼠」跟「玉山」,仍無法從台灣地面接收到訊號。由中央大學團隊研發的「飛鼠」,帶領團隊的張起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