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2日新增的390名確診病例中,12歲以下學童就佔約19%。全國各縣市兒童新冠疫苗陸續開打、BNT兒童疫苗測試版本今(4)日早上已經抵台,該不該讓家中幼童接種新冠疫苗呢?莫德納與BNT的差別又是什麼?兒童接種後有什麼不良反應需要立即就醫?這篇文章為您解答。
對於6歲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教育部規劃,最快在5月2日開打,有學生家長擔心小朋友無法承受副作用,進入天人交戰。而台中市宣布,會給家長9天時間思考,也強調不會催打。但有小兒科醫師表示,兒童打疫苗產生心肌炎副作用比青少年低,家長應務實衡量利弊。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未來國內的6歲到11歲兒童,可以施打半劑莫德納疫苗,但不少家長擔心效力和副作用。專家表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兒童施打半劑莫德納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隨著COVID-19變異株Omicron疫情擴散,台灣疫苗持續開放預約施打,以提高第三劑疫苗覆蓋率,但第三劑要打什麼、疫苗該不該混打,該怎麼打保護力佳且副作用低呢?
國內14輪的新冠肺炎疫苗20日開始混打,不少民眾都起個大早到醫院報到。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接種第1劑AZ疫苗的民眾,符合混打預約資格共26萬8984人,截至19日下午4點預約截止,共有18萬3295人完成預約,預約率為68.1%。
為了達到癌症精準醫療,國內醫界展開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未來只要抽一次血,就能就可以針對13種癌症、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預測。
糖尿病患者一般得照三餐施打胰島素,還要忍受一些副作用。現在醫界出現了新型的GLP-1的促效劑,搭配胰島素使用一天只要施打一次,且副作用少,對台灣200萬糖尿病患者來說,提供了治療上的新選擇。
桃園市傳出一名國一女學生,9月底施打完BNT疫苗後,時隔12天突然出現身體不適且高燒不斷,經轉往大型醫院診斷,發現為心肌炎病況嚴重、陷入昏迷中,院方已為她裝上葉克膜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