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預估今年第二季上路。有專家認為,今年頂半年的厝價,可能有機會降15%。投資客嘛毋敢沐預賣厝市場。另外,進前厝價起甲真懸的新竹桃園這寡重劃區,因為投資客欲摒貨底,厝價應該會跋甲真明顯。(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有房產專家認為,上半年房價有下修盤整空間,但因為土地及營造成本增加,所以下修幅度有限。除此之外,投資客可能會從預售屋市場退場,因此預售屋交易量預計也降溫。對於口袋不深的中小型建商來說,可能得轉型,改做危老都更,或者是改建商辦,才能躲過倒閉危機。
國內《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一讀,因限縮預售屋轉讓,各界預估投資客退場,房市有機會盤整下修,消基會呼籲,修法要趕快上路,而且對於預售屋「有條件轉讓」要嚴格把關,以免有心人士還是可以上下其手。
為因應去(2022)年開始,中央銀行連續升息,房貸負擔日益增加,內政部研擬針對一定所得內,僅有一屋且貸款中家戶,進行房屋貸款定額補貼協助,希望減輕民眾負擔。不過,部分網友並不買單,批評根本是拿納稅錢養建商,懲罰不買房、買不起房的人。
一位年輕投資者Andy(化名)表示,跳進幣圈投資,快速獲利翻身得以購屋買車,如今FTX說倒就倒,帳戶數千萬資產化為烏有,他感慨人生就像八點檔,「努力了這麼久,摔下來的時間,卻不到一天。」
為制止房市不當炒作,行政院今(2022)年4月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限制預售屋、新成屋,除例外、特殊情況,簽約後不得轉售,且私法人購屋改採許可制。關注居住正義的民團巢運今(13)日偕同朝野黨團合開記者會,呼籲儘速在下會期排審完成修法,打炒房不應打假球。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明定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還有解約申報登錄等面向,其中炒房最高重罰5千萬元。有房仲和代銷業者認為,投資客可望能退場,但是在地價、建材雙漲的情況下,房價想要下降並不容易。
去年12月內政部通過修正草案,祭出5招打炒房,如果炒房最重罰5000萬,或3年以下刑責。不過,其中3年刑責爭議太大,有違憲之虞,傳出內政部已主動刪除。至於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如果遇到調職、非自願離職等,可排除換約限制。而在政府祭出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修法,再加上升息一碼,台中預售建案近來傳出投資客倒貨潮。
6日發生在台中市興中街的大樓火警,燒出老舊大樓的囤物問題,而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台中市南區台中路的一處老舊大樓,以往中低樓層都有不少投資客購入出租,但住在7樓的老婦人卻將大樓的公共空間堆滿雜物,不僅影響衛生環境,住戶更擔心發生火警,造成逃生困難。
「房地合一2.0」去年7月上路,僅半年就為國庫進帳245.7億。針對短期炒作課以重稅,去年有民眾賣掉大安區1.3億豪宅,獲利近千萬,但因為是預售屋,誤把交屋前等待期也算進去,以持有5年的稅率20%,報繳194萬交易稅。但國稅局表示,房產持有要從正式交屋日算起,適用稅率35%,因此要補稅145.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