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有「歐洲麵包籃」之稱的烏克蘭,因為戰爭緣故,關閉了黑海港口,使得小麥、玉米和葵花油出口大受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年度報告指出,戰爭、疫情加上極端氣候三重因素影響,全球現在每天有1.93億人吃不飽。
烏俄地區是全球重要的小麥與玉米產地,不過受到戰事衝擊出口,不少國家已經面臨糧食價格高漲的困境。而許多高度仰賴從烏俄進口糧食的非洲、中東等國家,恐將面臨缺糧的飢餓風暴危機,聯合國指出,首當其衝將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而這場戰爭不論結果,沒有贏家只有輸家。
受疫情影響國際玉米、黃豆等雜糧價格上漲,也讓近期國內雜糧契作面積可望再增加。雲林縣石廟雜糧生產合作社表示,進口大豆從原本每公斤20多元漲到40元,而契作大豆每公斤35元,今年預計契作一百公頃,推動產銷履歷加工驗證,提供消費者安心溯源豆製類加工品,幫助農民增加契作收益。
Th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says Taiwan does import corn and wheat from Ukraine, which just accounts for about 1 percent of the total volume.Taiwan consumes huge amounts of soybeans, wheat, and corn, a
烏克蘭局勢升溫,總統蔡英文今天聽取國安會報告,針對烏克蘭最新情勢發展做出四項指示,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侵害,強化台海軍事動態整備、全面提升應對認知作戰,維持物資、物價及股匯市穩定。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會持續關注烏俄情勢發展,若有助於和平解決相關爭議,台灣都會盡最大努力。
國內的黃豆、玉米、小麥,從國外大量進口。此次烏俄危機升溫,是否遭受衝擊?目前我國從烏克蘭有進口小麥跟玉米數量不多,約佔進口量1%,農委會表示,目前的存量以及大宗穀物業者提前下訂單,我國有半年的安全存量。不過國內會提高青割玉米的生產,以及擴大倉儲容量,持續因應。
國際原物料大幅上漲,行政院今天召開「物價及金融穩定議題討論會議」,決議祭出六大措施以穩定民生物價,包括免徵進口玉米、黃豆以及小麥營業稅。行政院表示,從明天7日到4月底,免徵進口玉米、黃豆、小麥營業稅, 奶油、烘焙用奶粉進口關稅減半,調降汽柴油貨物稅,天然氣民生用戶及桶裝瓦斯價格維持不調漲,而原本去年12月1日核定的水泥貨物稅減半、小麥關稅降為免稅、牛肉關稅減半,也延續到4月底為止。
過去中央提倡硬質玉米外銷品質,大多以高於市場價格每公斤9元向農民收購,不過隨著疫情影響,全球糧食短缺,玉米價格一路飆漲,最高一度漲到每公斤15元,為此,農民也出來發聲,認為政府應該回饋。而農糧署也說,會參考進口價格,處理購銷價差。
國際玉米期貨價格,大約上漲3成左右,衝擊國內自行配置飼料養豬的農民,養豬頭數約占整體4成,而農委會也協調台糖,釋出5千噸庫存玉米及2萬噸搗碎糙米應急,但有豬農傳言大宗物資有囤積、延誤船期的現象,希望政府能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