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幫助花蓮家扶中心弱勢家庭籌措年菜,一群愛好路跑的視障朋友和陪跑員,特別發起路跑募愛心活動,16天要跑完全台,號召更多人加入一起做善心。
位在台南民治市政中心的家扶愛心小棧,成立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由家扶扶助媽媽提供餐點、飲料,給市府員工和民眾選購,但原物料不斷飆漲、民治中心人潮減少,家扶小棧不敵大環境,持續虧損,今年底租約到期將不再續約,結束13年駐點。南市府秘書處表示,地點會持續提供給弱勢團體來經營。
受疫情影響,為了要提高防疫需求,雲林縣虎尾鎮今年中元祭雖然照常舉辦,但將規模縮小,以往可見肉山、冰雕、炮城等都取消,供品也改由各區主辦單位準備避免造成防疫缺口,而也因規模縮小,今年許多家扶機構收到的普渡供品捐贈明顯減少,希望民眾能在疫情慢慢趨穩期間,出錢出力幫助弱勢家庭。
疫情還沒解封,也讓社福團體面臨極大考驗。彰化家扶在店家放置的愛心零錢箱被竊,就連箱子也被破壞,家扶表示這已經是2年來4度遭竊。台中家扶中心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由於不能內用讓店家零錢箱捐款短少,大型活動也不能舉辦,至今募款金額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至少一成以上,如果又遭竊,確實雪上加霜。
防疫期間所有的活動攏暫停,屏東家扶中心今年有4戶寄養家庭欲退出,需要安置的囡仔雄雄增加。屏東家扶中心按算利用線頂說明會,招一寡熱心的民眾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三歲半的阿福,閣有寄養家庭的爸母,做伙透過網路,佮社工開講。疫情期間,屏東家扶中心減少訪視,嘛是愛了解寄養家庭的情形,而且這對退休的翁仔某,攏總照顧三个囡仔,實在是因為6歲以下需要安置的囡仔,這幾冬愈來愈濟,有時一个家庭愛照顧兩个幼囝。
受到景氣以及疫情影響,花蓮寄養家庭數量逐年下降,全縣只下50個寄養家庭,不足以照顧需要中途的孩子,從事寄養家庭二、三十年的老前輩相當憂心,未來會造成更大社會問題。 今年已經64歲的黃阿姨,擔任寄養家庭媽媽已經超過30年,從她手上中途的孩子至少幾十位,每一位要離開的時候都是椎心之痛。 花蓮資深寄養家庭媽媽黃素白說:「你越小照顧,投入的感情更多,剛開始要分離的那段情感,真的很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