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現在打算放寬社會住宅申請門檻,將「家戶年所得不超過124萬」條件取消。不過民眾對於社宅的接受度不一,學者則是認為,放寬有助於提升社宅形象,但社宅數量不足的情況下,應該優先滿足年輕人與有需求的族群,並且應該要區段上的差異。
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宣布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以及「免疫力低下」等三類對象,從今(16)日起開放打第4劑疫苗,大約有4百萬人符合資格,不過必須和第3劑疫苗間隔5個月,而且可以混打。開放第一天,就有不少民眾、到接種站打第4劑,也有長輩時間還沒到,想打疫苗卻撲了個空。
指揮中心宣布,明(17)日起確診者的家人只要打滿3劑疫苗,可「0+7」免隔離。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面對單日6萬例確診,最終都要訴諸國民道德感和良心。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只放寬第三劑者在執行上有困難,再向中央喊話,放寬應不限對象,一次到位。 而疫情嚴峻,北市在中正紀念堂車來速防疫急門診,明日將正式上路,每日提供1200個篩檢量能。
教育部在日前公告修法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就學辦法,放寬港澳生可以來台念一般的高中職,如果學校想招生必須在5月底前提出計畫,預估最快在9月就會有第一批新規定的港澳生來台,但有立委質疑,可能會引發國安疑慮,有校方表示中央必須先訂好相關配套措施。
政府原本5月1日要公布放寬香港專業人才來台定居,取得我國身分證的相關規定,不過執政黨立委質疑可能會有中國情報人員滲透的國安疑慮。目前政府相關單位提出包括國安審查在內的4道關卡,強調能保障國家安全,現在行政與立法部門正在溝通討論當中。
疫情延燒,教育部長潘文忠昨(12)日宣布放寬停課標準,新北市提出地方因應措施,請學校、安親班等準備好上課名冊,並且由校長當總指揮官,依風險高低,評估採取實體或線上教學。
因應疫情,教育部和指揮中心放寬各級學校停課標準,由於國小以下學童未接種疫苗,教育團體認為,對國小來說標準太寬鬆,建議應該獨立討論;不過,有家長認為,孩子還是能到校學習,比較好。此外,防疫照顧假不可歸責於勞資任一方,勞動部強調,未強制雇主必須給薪,目前維持此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