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紛爭不斷沒有平息,反而有越演越烈的情況,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仍未結束,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規模軍事衝突。此外,裴洛西旋風訪台也讓兩岸衝突升溫;習近平三度當選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全權掌控中國領導層,但其防疫政策也引發「白紙運動」。最後,今年也有國外政要離世,包括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視新聞網》帶你回顧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
南韓決定從10月1日開始放寬入境不需做PCR篩檢;澳洲政府也宣布從10月14日開始,將廢除居家隔離政策;至於中東國家卡達則規定,11月世足賽的入境球迷必須有篩檢陰性證明才能入境。
勞動基金運用局的前國內投資組長,涉嫌和業界勾結炒股,引發各界討論。外傳勞金局曾經想把這名游姓組長調職,卻又被壓下,但針對此事,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不知情,至於勞金局最新公布的勞動基金績效,累計今年前10月,收益數是負418.8億元,10月單月大賠441.2億元。但勞金局也破例先公布了11月績效,至少單月大賺2300億。 民進黨籍立委莊瑞雄要求:「(此案)好像有力人士介入,這個勞動部你要講清楚。」勞動
新冠肺炎讓選民不想在疫情期間人擠人投票,加上共和、民主兩黨紛紛祭出「亡國感」催票,截至10月28日,已有將近7100萬人(郵寄佔67%)完成投票,打破2016年紀錄,其中48%是民主黨員。根據美國選舉計畫(US Elections Project)預估,今年可能會有1.5億人投票,投票率創1908年以來新高。不過尚有一半選民心意未定,川普、拜登誰能順利入主白宮還很難說。 郵寄投票變數多 川普、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9)宣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本國籍自菲入境的30多歲男子及自美返國的60多歲和印尼籍的20多歲女移工。值得驕傲的是,我國自4月13日起已200天無本土個案,美聯社記者也請教台灣如何防疫,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是我國施行許多防疫措施的成果,也呼籲民眾持續落實防疫新生活。 境外移入的個案中,自菲律賓返國的案552為台籍30多歲男性,去年(2019)年12月至菲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臨時記者會,疫情中心醫療整備官羅一鈞表示,今(19)天日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編號為案536至案540,分別自菲律賓、法國、印尼及俄羅斯入境我國。 指揮中心表示,有兩例確診個案來自菲律賓,案537是台籍40多歲男性,長期於菲律賓工作,因休假10月4日返台,入境迄今無症狀,10月17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