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國民黨團今(27)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處理新冠疫苗受害救濟案件,不僅審查速度緩慢、牛步化,也沒有從寬認定,通過補助案件不到1成。呼籲政府要有同理心,不要讓疫苗受害者遭到二度傷害。
普拿疼退燒藥缺貨,食藥署昨(26)邀集數十位本土藥廠的代表討論因應,並且盤點乙醯胺酚藥品,健保庫存還有2.7個月,暫時還沒有短缺之虞,藥量和原料存量都足夠,所以不會祭出限購令。
俄羅斯毫不掩飾併吞的野心,透過公投把烏東和烏南4個地區併入版圖,相當於烏克蘭國土的15%。現在更猛烈轟炸各地的基礎設施,想藉由寒冬的冰天雪地助攻,讓沒水、沒電又沒有暖氣的困境擊潰烏克蘭人的士氣。眼看久攻不下,俄國有意無意抬出核武威脅,但是歐美各國目前仍然力挺烏克蘭。國際媒體評論恐怕到明年上半年,都還看不到戰爭的終點。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黑海糧倉出口受阻,國際社會也深陷能源與物價飆漲之苦。氣候變遷造成乾旱與水患也輪番來襲,全球災損程度前所未見。這一年有哪些重要人物辭世?在苦難之餘,還有來自外太空的好消息?來看我們的回顧報導。
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10月底以440億美元成功收購推特以來,大大小小的爭議與負面新聞不斷,特斯拉的股價更是下跌了35%。馬斯克18日在推特發起民調,讓1億2200萬帳號追隨者投票決定,他是否該辭去推特執行長——結果57.5%贊成、42.5%反對。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19日盤前交易就上漲了3%。
國際燃料價數大起,到10月底,台電已經了1723億,超過資本額的一半,依法愛召開臨時股東會。台電面對了錢,明年電錢可能會起價。台電表示,會向經濟部報告,而且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另外國際原物料也攏咧起,麥當勞也宣佈12/21開始,規副的套餐會起10箍,這已經是連紲起五年矣。
各界預期美國即將公布的最新通膨數據可能下降到7.3%,聯準會的升息幅度也將比先前縮小,道瓊等三大指數星期一同步上揚。不過相較於美國,古巴最近的通膨率逼近40%,加上能源短缺,人民過得非常辛苦。
主計總處今(12)日公布10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1至10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39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9%。但剔除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3%。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到10月國內受僱員工薪資統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46元,負成長0.13%,顯示勞工的薪資漲幅,比不上通膨的幅度。今年前10個月的經常性薪資,也就是俗稱的「月薪」,平均為4萬4339 元,年增2.9%,創下近21年來同期最高增幅。不過扣掉物價通膨,勞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與去年相比,還是衰退了0.13%,也是近6年來同期首度出現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