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在7月底改制為國科會之後,確認112年度的科技預算規模,來到1383億元,成長幅度達13.8%,也是歷年之最。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預算增加的部分,將用於基礎研究、太空和淨零碳排等領域。而面對全球的科研發展迅速,包含中研院長廖俊智和科技業代表都認為,要提早為新科技的出現布局。因應高齡社會到來,台灣過去已經在進行的精準健康、高齡科技,未來會持續發展,要在解決可能出現的民生問題同時,讓台灣產業看
行政院有意發行新式數位身分證,引起輿論撻伐,宣布暫緩後,內政部傳出不推數位身分證,但不排除先發行無晶片版本,引來立委痛批浪費公帑。此外,內政部明年編列6738萬元的數位身分證預算用於設備維護,對此國民黨團跟民眾黨團強調會嚴審預算。
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調整兵役政策,明年做兵的名額增加,替代役名額減少,內政部役政署明年預算案,替代役的薪水預算是2億7千外萬,比今年減3億外,減超過一半,也得著朝野立委的支持。抑若陸軍明年編26億,買中型火砲、手槍等裝備,規定一年內愛買起來,通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
兩岸情勢嚴峻,國防部調整兵役政策,明(2023)年常備役員額增加,替代役員額減少,內政部役政署明年度預算案指出,替代役薪給預算2億7053萬6000元,比今年大幅減少3億1472萬4000元,獲得藍綠立委支持,至於陸軍明年編列26億元,採購中型迫砲、手槍及榴彈機槍等裝備,規定一年內採購完畢,用來快速提升後備部隊戰力。
立法院新會期,朝野認為《警械使用條例》必須盡速修法,而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指出,國防預算是總預算案的重點,會高度關切軍購延宕情形。此外,數位發展部在明年的總預算超過200億,引發在野黨質疑是在養網軍,部長唐鳳在今(1)日傳出確診,下午仍透過視訊說明預算用途。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藥物爭取協會理事長李怡潔,今(23)日在立委蔡壁如、王婉諭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揭露政府自2020年公告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後,成為亞洲第1個擁有罕病專法的國家,逐年增加罕病專款預算,但預算支用卻未能到位。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表示,前2年罕病專款預算執行率超過96%,預估今(2022)年執行率為93.4%,健保署在病友人數不斷增加下,持續編增預算,照護罕病病友不遺餘力。
近來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包含假交友投資、解除分期付款詐欺等。立委質疑,行政院召集跨部會成立「打詐國家隊」,但實質對於阻詐、堵詐卻無實質編列執行預算,難以應對新型態詐騙,呼籲政府應做到源頭管理、預防被騙、嚴加查緝、迅速救援,加強跨部會橫向聯繫,避免更多民眾受騙上當。
暑期旅遊旺季開始,觀光局國旅補助7月15日上路,預計12月15日截止。旅遊業者表示,因為總預算有限,加上目前疫情趨緩國旅回溫,若是國旅住宿回溫,可能會產生先搶先贏,萬一預算被用完,安排在年底出遊的旅客就不一定還能享有補助,擔心會有消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