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
-
中油三接遭檢舉金額浮報百億 經濟部:全力配合檢調調查
|社會中油三接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第2期工程,遭檢舉金額浮報超過百億元,立院司法委員會今(17)日邀經濟部、中油進行專案報告。中油公司董事長方振仁詢答時強調253億預算合理。對此經濟部則表示,這次媒體所稱有錄音檔新事證,經濟部會再啟動調查,也會全力配合檢調進行查證。
-
最新全球碳預算報告出爐 化石燃料排碳量將創新高
|環境全球碳計畫研究團在13日發布了今(2025)年的《全球碳預算報告》,內容指出,2025年的全球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預計會達到歷史新高。報告中也提出警告,依照今年排放量推算全球剩下的碳預算,大約4年就會用完,已經無法讓全球升溫程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
巴黎協定1.5℃目標守不住 學者:台灣減碳也有執行面的落差
|環境2025年全球碳預算報告13日發布,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估較去年增1.1%,巴黎協定1.5°C目標幾乎不可能達成,台灣距2030年減碳28%目標也有落差,政府雖訂定新的減碳貢獻,但有學者認為,台灣再生能源裝置量未如預期,執行上可能有落差。
-
研究:全球碳排較去年增1.1% 「控制升溫1.5°C幾乎不可能」
|環境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正在巴西貝倫舉行,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發布《2025全球碳預算報告》,今(2025)年的碳排放將比去年增加1.1%,全球離守住世紀末升溫1.5℃的碳預算只剩4年時間。
-
明年總預算案尚未付委審查 卓揆:盡快與韓國瑜溝通
|政治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目前還躺在立法院,沒有交付委員會審查,由於在野主張將藍白聯手通過的軍人加薪、警消退休保障都編入預算,朝野無法取得共識,目前兩案也有待釋憲結果。國民黨立委不滿政院不依法執行三讀通過的法律,但卓榮泰強調立法院通過的法律不能破壞憲政體制,雙方上演唇槍舌戰。
-
美參院通過臨時撥款 政府停紡40日有望解決
|台語新聞美國聯邦政府因為預算無過來關門,關到今超過40日是歷來上久,機關部門咧運作,國家經濟、人民生活攏受真大的影響,這馬總算有新進展。美國參議院通過「臨時資金」,紲落法案會送去眾議院表決,通過了後交予總統川普來簽字。毋過這條錢干焦會當擋到明 (2026) 年1/30,預算真正的問題無解決,時到民主黨佮共和黨恐驚會閣繼續對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預算中心揭每4志願役有1人離營 國防部:已調整待遇增意願
|政治國軍人力短缺問題引發關注,立法院預算中心揭露,過去4年未服滿役期而提前退伍的志願役士兵有1萬2000多人,大約等同每4個志願役士兵中,就有一人賠錢求去;國防部回應,已有調整待遇,增加留營意願。退役軍官分析,除了不適服的因素,可能也跟軍人退撫制度持續變動有關。
-
梅洛尼政府將預算赤字降到3% 義大利成歐盟經濟模範生?
|全球義大利多年來始終走不出預算與債務赤字陰霾,原因是2022年之前義大利每13個月就換一批新內閣,政局動盪也牽動經濟,連帶的表現也難有起色。但自從極右派的梅洛尼(Giorgia Meloni)3年前上台以來義大利的預算赤字,竟然從GDP的8.1%降到符合歐盟要求的3%,債券評級也開始調升。
-
李在明誓讓南韓成AI三大強國 預算高達16.8兆台幣
|全球南韓總統李在明,今(4)日在國會發表他上任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他宣誓南韓將成為「AI三大強國」。為此政府提出了2026年新預算,他稱之為「開啟AI時代的第一個國家預算案」。
-
馬太鞍重建條例三讀 300億元預算涵蓋哪些重建項目?
|生活立法院今(31)日三讀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總編列預算上限為300億元,將用於災區復原重建工作。特別條例涵蓋哪些復原重建項目?受災戶有哪些救助措施?適用期間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