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er Taipei Mayor Ko Wen-je, announced that he would increase subsidies for children's day centers before leaving office, which was expected to start after the Lunar New Year. However, it is now rep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卸任之前,曾經宣布要調高私幼補助,從1萬3660提高到2萬5880元,預計在寒假之後新學期上路。結果現在傳出沒有編列預算,變成新市府團隊要買單?北市府前發言人陳智菡澄清,教育局原本就打算以追加預算方式審理,並不是沒編預算。而台北市長蔣萬安則強調,正在和中央協調補助事宜。
國內今年超徵稅收估計達新台幣4500億元,讓還稅於民成為朝野立委熱討論的焦點,上午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表示,稅收實徵數超過預算數會用在減少舉債、增加還債,讓政府財政更健全,若真的要還稅於民,還須通盤考量,但比起發放現金,以振興券方式比較能達到提振經濟的效果。
為了檢視花蓮縣明年編列的6千多萬宗教預算是否合理,縣議會7日續審相關內容,議長張峻直言,花蓮宗教預算全國最高,宣布刪除祭天祈福及遶境等4項預算。
花蓮縣政府每年編列上千萬宗教預算辦理宗教活動,因經費遭部分議員質疑影響其他預算,今(4)日上午在縣議會進行表決,不過縣府動員宗教團體到場,讓議長認為干預議事,將民政處長趕出議事廳。
地方大選候選人政見牛肉一盤接一盤,縣市財庫是否能負擔,成為水下冰山。2022年九合一大選,債務成為苗栗縣選戰話題,4位縣長候選人端出還債牛肉,相互交鋒。其實不只苗栗縣超過法定債務,施政困難,全國多數縣市雖未達到債務天花板,但候選人開出的選舉支票,在現今債務問題下也不見得有空間兌現,容易讓選民產生「財政幻覺」。
大選進入白熱化,在首都選戰方面,今(23)日上午的客家義民嘉年華中,包含陳時中、蔣萬安和黃珊珊都現身出席,等於是同台強碰,但全程都沒有互動。而對於台北市的城市博覽會,被議員質疑有拆分預算,黃珊珊回應,依法執行不需要帶風向。至於藍綠雙方又為疫苗採購隔空開火,蔣萬安說,是戳破了陳時中的謊言,而陳時中也提出3點質疑,呼籲蔣萬安,如果知道要如何解密,就可以經由程序執行,不用一直放話。
上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環保署主管預算,有立委質詢署長張子敬,是否鼓勵地方公廁設置免治馬桶,環保署坦言,沒有這麼多預算支持,而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有立委憂心將來增加龐大的業務量,現有的人力是否不足?環保署也表示,人力遠遠不足。
國民黨近日批評明(2023)年度防疫預算高達845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今(4)日上午回應,過去3年防疫經費編列在特別預算中,明年則因沒有特別預算,845億元才編列在年度預算內。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解釋,去年防疫預算加上特別預算有900多億元,因此明年度預算已經相對減少,考量疫情沒有結束,仍需要編列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