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
-
不是正在做就是正要做——減輕司法負擔草案是血汗司法解方?【觀點】
|生活司改會日前提出「減輕司法負擔草案」,相關措施雖可減輕目前司法實務工作者的負擔,但多屬枝微末節,難以期待能起多大成效。此外,以審判的角度來說,部分草案內容,有些已是目前正在做、或是正要做的了。
-
台東地檢開班培訓 原民語言司法通譯
|原住民和外國人面對司法案件,常遇到語言溝通問題。台東地檢署開辦培訓班,邀集40位精通原住民各族群語言的民眾參加,希望他們能扮演當事人與司法官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忙解決土地和文化習俗等容易被誤解的司法案件。 台東縣布農族獵人王光祿打獵給母親吃卻被判刑,最後提起非常上訴,成了司法史上對原住民語言和文化理解的指標性司法改革案例。 司改會要求各地司法機關必須培養司法通譯人才,從本月到4月,台東地
-
司改分組會議 討論弱勢者訴訟保護機制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開會討論弱勢者在司法訴訟中,相關的保護機制,決議建請政府要修法,建構完善的司法協助政策,包括強化司法通譯資源,建立司法詢問員制度等 發生在2015年,高雄籍漁船福賜群號,一名印尼漁工疑似遭虐死案,去年被監察院調查出,屏東地檢署的通譯人員,因為聽不懂爪哇語,讓案件草草簽結,顯見司法通譯的重要性,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在四次開會,也討論到司法機關必須有完善通譯制度,
-
司改分組會議 討論弱勢者訴訟保護機制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今天開會討論,弱勢者在司法訴訟中,相關的保護機制,決議建請政府修法,建構完善的,司法協助政策,包括強化,司法通譯資源,建立司法,詢問員制度等,確保弱勢者獲得保護和協助。 發生在2015年,高雄籍漁船福賜群號,一名印尼漁工疑似遭虐死案,去年被監察院調查出,屏東地檢署的通譯人員,因為聽不懂爪哇語,讓案件草草簽結,顯見司法通譯的重要性,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1分組,在四次開
-
司法官個資全都露 "司法陽光網"惹議
|民間司改會、創立的「司法陽光網」引發爭議,由於網站上很多的訊息、都是從網路得來,不見得正確,被質疑是假改革名義,行網路霸凌之實。昨天司改會更正了部分內容,還有網站設計,不過法務部長、跟部分檢察官還是認為,這樣的網站對司法制度的破壞、遠大於建設,應該撤除。但是司改會說,這些都是公開資訊,並沒有違反個資法。 連上這個民間司改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建置的司法陽光網,提供國內9成法官、6成檢察官,共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