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明年1月正式上路,除了法庭硬體空間的改善外,電子卷證成熟度與否,也攸關審判的品質甚至結果。但法院在新制下將不碰卷證,未來卷證電子化等工作,勢必落在檢辯雙方身上,增加檢方的輔助人力,比照法院能有法官助理的員額建置,是更實際的需求。
The Executive Yuan has passed revisions to the State Compensation Law that lower the threshold for state compensation claims against judges. However, one prosecutor says the revision is filled with va
行政院昨天通過《國賠法》修正草案,放寬民眾對司法官聲請國賠的門檻,要防止司法侵害人權和自由。不過這項修法卻引發爭議,有檢察官質疑,不理解修法目的。而且此次修法有過多空泛的法律概念,將讓司法官無所適從,更導致民眾有濫訴情形發生。
國民法官法閣過兩冬就欲實施,民間的監督聯盟也佇3/5召開記者會,根據日本推動裁判員制度的經驗,日本民眾參與審判的意願是逐年降低,為著避免仝款的狀況發生佇台灣,監督聯盟專工成立一个「國民法官法資訊平台」,予候選的國民法官會當有資料通好參考。 國民法官法2023年就欲上路,司法院這站仔佇各地攏咧模擬開庭演練,但民間監督聯盟提出日本的資料,自IN推動候選裁判員的實施後,發現人民參與審判的意願是愈來愈少,
國民法官法今年7月三讀通過,預計2023年元旦上路。為了讓民眾了解國民法官法評審理和評議過程,台南地方法院昨晚在麻豆代天府,舉辦首場「廟口」國民法官模擬法庭。從150位民眾中,以電腦抽籤選出6位國民法官,及2名備位法官,並在3位職業法官陪同下展開模擬審判庭。 「獲選擔任台灣國民地方法院,國民法官模擬法庭。」模擬審判前宣誓,台南地方法院舉辦國民法官模擬法庭。不同於其他縣市,台南選在麻豆代天府前,
司法院委託世新大學進行律師對司改成效的最新調查出爐,回收2千5百多份執業律師問卷,有83.3%表示信任法官,16.7%不信任,近八成律師因生涯規劃,無意願轉任法官。 《國民法官法》2023年就要上路,模擬法庭目前已進入第三輪,對全國執業律師來說,真能提升司法品質嗎?司法院委託世新大學進行民調,回收2千5百多位律師問卷,5成5認為有幫助,4成4覺得沒幫助。 桃園律師公會理事長丁俊和認為:「像我們還
中華人權協會今天公布年度票選的十大人權新聞,包括國民法官法三讀通過,到近期爭議不斷的中天換照事件都榜上有名。協會強調,希望透過人權新聞的公布,提醒政府注意憲法賦予人民的言論、賦稅等的權益。 中華人權協會2日公布年度票選的十大人權新聞,有鑑於政府推動司法改革,以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布的十大人權新聞中,第一名就是國民法官法三讀通過,而科技偵查法立法疑慮則為第二名。 此外,疫情影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