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點就可以延長壽命的關鍵找到了,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從線蟲身上發現兩個關鍵的蛋白酶會活化細胞自噬,每天少吃點,壽命就可以延長3到4個星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期刊,也推進了抗老化藥物研發。
脂肪肝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雖然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時間下來卻可能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是不可忽視的肝臟殺手,現在中研院研究團隊經動物實驗發現一個名為UBE3C的泛素接合酶與TRABID的去泛素酶,能共同調控細胞自噬因子VPS34抑制脂肪肝的形成,此研究已在今年2月被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現代人壓力大,不少人會狂吃零食、喝含糖飲料來放鬆卻造成體重直升,長時間下來可能還會有非酒精性脂肪
2016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由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獨得。大隅教授花了40年研究酵母,多年前發現"細胞自體吞噬"機制,像是阿茲海默症跟癌症等,都跟自噬細胞功能相關,為癌症藥物治療,帶來新契機。 ==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代表 湯瑪斯帕爾曼== 2016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將頒給大隅良典 為他發現自噬細胞機制的貢獻 2016年諾貝爾生物醫
今年的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公佈了,由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得到。大隅教授花了40年研究酵母,發現"細胞自體吞噬"機制,了解像是阿茲海默症, 癌症,都跟這有關係 ==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代表 湯瑪斯帕爾曼== 2016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將頒給大隅良典 為他發現自噬細胞機制的貢獻 2016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獎落日本學者,消息傳來,日本民眾
201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在台灣時間傍晚5點半左右出爐,得獎的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 ==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代表 湯瑪斯帕爾曼== 卡洛琳學院的諾貝爾委員會今天決定,把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大隅良典,表彰其發現細胞自噬機制的貢獻。 現年71歲的大隅良典,研究專長是分子生物學。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委員會指出,大隅良典發現了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所謂的細胞自體吞噬,是一
前些時候、許多名人爭相潑冰水,為漸凍人募款,也引起大眾對漸凍人的關心。其實、漸凍人與失智症都是神經退化的疾病,大多是一種名為TDP43的蛋白質、新陳代謝出了問題,今天中研院公佈一項最新研究、對於這類疾病將有顯著的改善。 「冰桶挑戰」讓漸凍人疾病受到外界的注意,與失智症一樣,這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目前幾乎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已經發現,神經細胞之所以病變,是一種名為TDP-43蛋白質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