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糾法

  • 因應醫糾 醫師成立互助會從薪水提撥

    |

    衛福部統計,近三年來每年約有五百件醫療糾紛,為了因應可能的訴訟費用和慰問金,不少醫院乾脆成立互助會,每個月從醫師薪水提撥。不過醫改會指出,修法明定醫糾責任才是根本。 醫療糾紛時有所聞,一旦家屬提告,進入訴訟程序,醫病關係更緊張。為了因應醫療糾紛,不少大醫院成立互助會,院方每個月從醫師薪資中扣除小部分金額,一旦遇到重大醫療糾紛,醫師可以申請,減輕負擔。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黃致翰說明,「每個月固

  • 醫糾法本週二次審 能否過關仍未知

    |社福人權

    備受外界關注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進行本週第二次審議,不過行政院版本的醫糾法共有52條,而且這個會期委員會審議到本周結束,爭議六年多的醫糾法、能不能初審通過,還是個未知數。 為了到底要先審【醫療法】,還是【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朝野立委週三上午、在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吵翻天,有立委質疑,委員會審議到本週結束,若先審【醫療法】82條之一

  • 醫糾法政院版未到 朝野立委吵翻天

    |兩岸

    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審查【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不過行政院官方版本卻沒有送進來,讓在野黨立委非常不滿,後來會議中斷、朝野協商後決定,今天先針對立委提案的十個版本進行逐條審查,等後天、行政院版本進來後,再進行實質審查。 為避免醫療糾紛對簿公堂,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將【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排入議程審議,不過會議還沒開始,朝野立委就為了行政院版本還沒送進來、吵翻天

  • 醫糾法修法 民間批偏袒醫界籲緩審

    |社福人權

    為了避免醫療糾紛,造成醫病關係的更加對立,立法院明天要繼續審議【醫療糾紛處理事故補償法】草案,不過,今天有民間團體批評,官方版本、明顯偏袒醫界,保障病患權益的配套不足,希望立法院暫緩審查。 為避免民眾醫療糾紛上法院打官司,花錢又 曠日費時,立法院正在審議官方版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規定發生醫糾時,必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否則不能提出訴訟,不過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卻批評,政

  • 醫糾法修法 民間批偏袒醫界籲緩審

    |社福人權

    為避免醫療糾紛對簿公堂,立法院現在正在審議【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及【醫療法】修正案,不過民間團體卻批評,官方版本明顯偏袒醫界,保障病患權益的配套不足,因此呼籲立院暫緩審查,醫界和法界人士也出面力挺,其中包括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 為避免民眾醫療糾紛上法院打官司,花錢又 曠日費時,立法院正在審議官方版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規定發生醫糾時,必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