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4)日到南投舉行新春團拜,也為投入南投立委補選的前縣長林明溱拉聲勢。林明溱除了呼籲鄉親支持,讓他當選立委繼續守護南投,也批評綠營接下來可能會打抹黑戰。至於民進黨的蔡培慧則是在名間鄉拜會地方人士,也再度質疑林明溱南投市的豪宅,錢從哪裡來。
北市立委補選藍綠持續交鋒,國民黨以「農包」字眼批評,民進黨北市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痛批,藍營主管言行不入流,完全不能接受,對手王鴻薇則回擊,如果覺得自己不是農包,就應拿出具體作為證明。針對前立委郭正亮稱民進黨中央已無出謀策劃,吳怡農是自己一個人在打選戰,對此,吳怡農表示,名嘴想像力豐富,團隊沒人離開。
Wang Hung-wei, the KMT's candidate for the legislative by-election for Taipei's third constituency, announced on Dec. 15 that she has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and has suspended her campaign activi
Wang Hung-wei, the KMT's candidate in the legislative by-election for Taipei's third constituency, received a threatening phone call on Dec. 6 and reported this incident to the police. On Dec. 7, the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烏道議題吵了真熱;國民黨王鴻薇質疑民進黨吳怡農,是前國策顧問黃承國佇背後咧共操作,唱吳怡農毋敢建議黨中央、共黃承國開除。吳怡農表示,民主政黨有一定的程序愛行。另外王鴻薇也提出核二、核三廠延後除役的想法,也予吳怡農批評,政策袂使干焦喝口號。
2022年九合一選舉倒數計時,各候選人忙著衝刺選情,選戰愈到後期,能否爭取更多中間選票,獲得青年選民的支持是關鍵。各縣市長候選人提出的青年政策,大部分都鎖定在就業、創業、生養以及居住問題,猛打現金牌,要爭取選民支持,但對於地方發展以及協助解決青年難題,是否能發揮實質政策效果?
近兩屆九合一選舉,藍綠皆推出「青年加權」,試圖改變提名遊戲規則,讓年輕人出頭,甚至喊出「青年要加入,政黨才有希望」的口號。攤開今(2022)年議員參選人名單,共有369名未滿40歲青年參選,占整體參選人的2成,創新高紀錄。但當青年參政成常態,選民又是否願意繼續為「青年牌」埋單?
回顧自1998年至2018年,共6屆縣市議會選舉結果,議員平均當選年齡逐屆增高,並在2014年突破50歲。細看今(2022)年政黨提名名單可以發現,藍綠兩黨仍是50歲以上議員的一級戰區。太陽花學運後的青年參政風潮已過去8年,時代力量、台灣基進以及首次投入地方選戰的民眾黨,又是如何佈局地方選舉?
多年來有許多小黨欲打破「藍綠框架」,成為第三勢力,但始終難有出頭天。但實際上在各縣市,「第三大勢力」的集合體是無黨籍,他們來自地方派系,也各有盤算,難以集體推出任何改革。
九合一大選將至,各個路口、大樓外牆已掛滿候選人看板。對許多小黨而言,這幾個月來光是籌措選舉經費和節省成本,就已經想破頭;另一方面,根深柢固的樁腳文化,在非都會區仍然吃香。非藍不綠的第三勢力如何以小搏大,在地方選舉出奇制勝,站穩一席之地為理想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