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疫情皆以線上參賽,今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選拔21名學生、12件作品,帶隊前往美國,參加2022年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表現優異。今年初在2022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奪得青少年科學獎的中山女高洪苡珊,獲得大會獎一等獎成績,也是今年代表團成績最優。評審團認為她的實驗設計相當嚴謹、實驗結果呈現清楚,是原創性極佳的研究課題。此外,我國學生還得到3個大會三等獎、2個大會四等獎,以及2個特別獎,獲
新課綱實施後首次的「分科測驗」將在七月舉行,大學招聯會日前召開教務長會議,建議114學年度將恢復「數學乙」考科。對此,有高中老師和家長表示動作太慢了,錯誤政策應該立即修正,不該讓更多高中生受苦三年。
Two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recently tried to perform a con by posing as Taiwan Railways Administration trainee drivers to ask for free train rides. The train conductor caught them and
桃園有一名高中生日前和朋友穿著整套台鐵制服,假冒見習司機員,要求搭便車,還差點進到駕駛室內,但兩人對詢問細節答不出來,最後被列車長拆穿。校方表示,學生出於好奇心才會釀禍,也後悔自己做了不當行為。台鐵則回應,由於學生未進到駕駛室,沒有報警處理,已經行文學校,加強約束學生在外行為。
18歲公民權修憲案,今仔日佇立法院有109位立委出席,全體同意之下三讀通過。這也代表未來滿18歲的民眾,就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這个修憲案公告半年了後的3個月內,愛進行公民複決。今仔日佇立法院門口,嘛有民間團體箍一陣對全臺灣各地頭來的高中生,做伙聲援這改的憲政改革。
立法院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近百位高中生在立院外見證,若接下來的公民複決也過關,未來國人滿18歲就有投票權和被選舉權。有高中生認為,時代在改變,現在的18歲相對成熟、學校教育也一直在改善,引導他們關注公共議題,是時候讓他們實踐公民權了。
108課綱上路兩年多,有兒少代表號召幾位高中生調查提出「108課綱觀察報告」,報告指出,城鄉差距存在、學習歷程檔案淪為軍備競賽,而分科測驗刪除國文和英文兩科增加學生更大壓力,他們請教育部和構思課綱的學者,到教育現場聆聽教師和學生的聲音。
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111學期開始所有高中取消早自習,不得要求學生8點10分前強制到校,讓學生可以「延後上學」。國高中生之所以需要延後上學,並非單純是睡眠不足,而是根源於青春期時獨有的「生理時鐘延遲」現象。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宣布,今年9月起,全國各高中第1節,也就是8點10分前不得要求學生強行到校,教育部也正在研究修正草案,第一堂課之前不得實施任何評量。
回應外界關注高中生延後上學的議題,教育部去年辦理兩場公聽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指出,調查顯示多數高中生可以接受取消早自習做為具體方案,以北市成功高中為例,這學期取消強制早自習,每天8時10分前到校即可,也廢除朝會。教育部做出回應,對於「國高中」延後到九點半上課,已經統整各界意見,正就修訂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