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
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
擬在核三內興建乾式貯存設施 台電:僅是中期管理方案
|政治不論核三是否要重啟,用過核燃料的處理都是必須面對的課題,目前全台的核廢料分別貯存在核一廠、核二廠、核能研究所、核三廠以及蘭嶼貯存場,其中核三廠用過燃料池剩餘的儲存空間只能再運轉4年左右,台電計畫在廠區內興建乾式貯存設施,不過這只是中期的管理方案,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定,目前還沒有法源依據。
-
海冰流失迫北極熊陸上捕食 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
|全球北極暖化加劇,衝擊依賴海冰捕獵的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為研究極地環境對北極熊的影響,挪威極地研究所前往斯瓦爾巴群島採集北極熊的脂肪與血液樣本,結果發現體內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PFAS(批法斯),專家認為可能跟海冰減少、北極熊改變覓食方式有關。
-
台師大女足案後 運動科學的人體研究該如何保障運動員權益?
|社會台師大強迫女足隊學生參與人體實驗,震驚社會。但大家也好奇,為什麼要對運動員多次採集血液? 運動科學學者表示,血液是一個比較不受外來因素干擾的檢體,透過蒐集血液數據,可以更有效的釐清運動員身體情況協助他們訓練。當科學進入訓練場運動員的權益該如何保障?
-
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
水中機器人直播深海 每日觀看人數逾百萬
|全球海底1、2000公尺深的海洋生物是人類遙不可及也難以看到的世界。阿根廷和美國的科學家發明一種水中機器人,將影像傳回地面,並且在YouTube頻道上直播。不只這樣,科學家還會擔任主持解說工作,而這也引起世界各地愛好海洋生物的人士好奇觀看,每天收看YouTube的人數超過上百萬。
-
英澳重組粒線體基因缺陷受精卵 助高風險婦生8名健康寶寶惹議
|全球英國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實驗技術,將帶有粒線體基因缺陷的受精卵,與健康捐贈者的受精卵重組,大幅降低了罕見遺傳疾病的風險,並且生下了8個健康的寶寶。不過這種療法因為涉及第3人基因,被稱為「三親嬰兒」,也引發倫理爭議。
-
古埃及與蘇美人交流直接證據 遺骸驗出兩大文明人類DNA
|全球古埃及與蘇美文明同為最早出現書寫系統的人類文明,儘管相隔千公里,學者認為兩地曾有密切的移民與文化交流。最新研究從一具古埃及男性遺骸的DNA發現,他的基因同時帶有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血統,證實當時已有兩大古文明的混血族群存在。
-
荷蘭317所中小學推手機禁令 研究揭學生注意力變高、成績改善
|全球荷蘭最新研究發現,若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有助提升學習時注意力、校內社交,甚至部分學生更因此成績變好。荷蘭目前已有317所中學祭出手機禁令,荷蘭政府也建議,家長應限制孩童使用手機時間,且最好不要讓15歲以下孩童使用TikTok、IG等社群軟體,以免出現心理問題。
-
「喪屍煙彈」滲入校園 立委籲司法、教育層層把關
|生活俗稱「喪屍煙彈」的新興毒品,不僅出現毒駕的案例,現在也滲入校園。因此有立委召開記者會,要求司法單位加強查緝,和教育、衛福單位合作,從邊境把關到藥頭查緝,層層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