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腳鐐

  • 性侵假釋犯破壞電子腳鐐脫逃 宜蘭落網

    |

    台東發生假釋犯破壞電子腳鐐脫逃。25歲的潘俊皓與未滿14歲少女發生性行為遭判刑,去年假釋、受保護管束,昨天他偷竊機車、破壞電子腳鐐後,一路脫逃到宜蘭找網友打電競遊戲。檢警發布通緝後,今天接近中午,潘俊皓在睡夢中被警方逮捕歸案。 被戴上手銬、逮捕歸案,假釋犯潘俊皓破壞電子腳鐐脫逃,被檢警通緝,上午11點50分左右在宜蘭員山鄉網友家中落網,結束22小時的逃亡。 潘俊皓25歲,台東人,與未成年14歲少女

  • 殺人強盜強姦假釋犯 破壞電子腳鐐脫逃

    |

    一名在澎湖執行保護管束的性侵假釋犯蕭國昌,前天下午破壞電子腳鐐,從澎湖搭船到嘉義布袋之後不知去向。蕭國昌因為殺人強盜強姦案被判無期徒刑,經過一天的脫逃,昨天傍晚五點鐘,他在台北萬華區遭到警方逮捕。 拿著通緝犯照片,澎湖地檢署發布,這名禿頭、戴眼鏡的55歲男子叫蕭國昌,是戴電子腳鐐、接受保護管束的殺人強盜強姦案假釋犯,10號下午,他破壞電子腳鐐,從澎湖搭船到嘉義。 ==澎湖地檢署主任檢察

  • 膠質電子腳鐐易破壞 罪犯監控現漏洞

    |

    假釋中的蕭姓性侵犯破壞電子腳鐐脫逃,廠商表示,橡膠或塑膠材質的電子腳鐐,用銳利的剪刀或油壓剪就能破壞。不過電子腳鐐遭到破壞應該發出訊號,為什麼沒有偵測到?法務部坦言,有時出現異常訊號,是因為收訊不佳,要判定是否逃逸、需要時間查證,很難第一時間掌握行蹤。 方型的GPS訊號盒,用0.5公分厚的束帶,綁在腳踝上,這就是作為性侵假釋受刑人、保護管束用的電子腳鐐,但真要破壞並不困難。 ==電子腳

  • 擴大電子腳鐐 學者:無助解決監獄爆滿

    |

    法務部研議擴大電子腳鐐的對象,引發了爭論,有學者直言,如果是為了疏解、監獄爆滿的困境,這樣的方法、絕對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還可能引起更多問題。 日前新竹和台中都發生性侵犯剪斷電子腳鐐脫逃,雖然人都已經被找到,但電子腳鐐的監控效果也引發外界質疑,法務部又打算擴大電子腳鐐對象,學者認為,如果是因為監獄人滿為患,而想以電子腳鐐來監控假釋犯,恐怕是治標不治本。 ==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吳景欽

  • 家暴酒駕也用電子腳鐐? 法務部評估中

    |

    外傳法務部正在研擬、要擴大使用電子腳鐐、監控的適用範圍,未來包含家暴、吸毒、酒駕等等,都可以用來監控,不過,法務部今天表示,電子腳鐐只能監控行蹤,所以一切都還在評估。 監獄人滿為患,外傳法務部因此打算研擬將電子腳鐐的適用罪名擴大,包含酒駕、家暴、吸毒、以及無串供之虞的交保被告,都列入電子腳鐐的適用範圍內。 ==法務部政務次長 陳明堂== 電子腳鐐是一個行蹤的監控 效果如何 也不是

  • 安裝電子腳鐐 警示功能大於監控

    |政治

    其實,法務部在評估性侵犯假釋,主要是認為他們回到社會不會再犯,電子腳鐐只是警示和監控,否則假釋也就失去意義;目前法務部已經用電子腳鐐執行過的假釋犯,一共有142人,正在執行的則是12人,這也或多或少說明,起碼有130名性侵犯回到社會,開始再生的新生活。 ---- Ns 拿著這成了眾矢之的的電子監控器,或者說是電子腳鐐,對於性侵假釋犯脫逃,保護司說,其實提出警示,才是電子腳鐐的功能所在。 N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