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下降,結果在中山大學有住宿生反應,說宿舍沒有熱水,批評學校有錢蓋新校舍,沒錢供熱水,對此校方坦承管理有疏失。而天氣冷,醫生也提醒民眾除了身體保暖,也要做好腳部保暖,以免小心腳中風。
中山大學研發的台灣第一艘MIT迷你潛艇,無人載具已能下潛到水下2千到3千公尺。載人載具也寫下新紀錄,前往小琉球實海測試時,創下水下自行操控航行2小時的新紀錄,下潛深度最深也將推進到水下50公尺。
中山大學環工所與高雄長庚醫院合作,採集高雄臨海工業區細懸浮微粒PM2.5進行小鼠實驗,發現PM2.5吸入5週就足以導致肝、腎有毒性,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也等同空汙除了既有認知,可能造成肺部等病變,也會損害到人體其他器官。
教育部統計,各級學生的自殺通報,5年飆升8倍,死亡人數也提升1.65倍,多位立委今(20)日在立院教委會要求教育部檢討輔導人力,立委吳思瑤更請教育部研議,全面設置心理健康假的可能性,並檢討心輔中心的定位。
高雄中山大學仁武校區用地,文史工作者發現大量史前陶片,推測是一千多年前平埔族打狗社遺留文物的碎片,但校方整地時卻沒找專家監工鑑定。今天上午到校區抗議,呼籲校方停工,並要求市府盡速依文資法列管、保護。
溪流整治工程,是否會影響到生物的棲息?水保局台北分局最近針對宜蘭縣頭城大溪溪的5座「固床工」,進行部分拆除,結果發現魚類上溯、受到阻礙的情形,就得到大幅改善,這也讓各界需正視到,溪流在設置人工構造物的必要性評估。
本土疫情嚴峻,不少慢性病患擔心,無法如期回到醫院追蹤。位於高雄的中山與長庚醫院合作,研發結合微針貼片及快篩的「慢性腎臟病快篩試劑」,讓民眾可在家操作,20分鐘內就能確認腎臟病現況及復發風險,讓患者早日發現,同時也減輕醫院的檢驗負擔。
烏克蘭情勢嚴峻,烏克蘭在台民眾,若簽證到期內政部已允諾延長,且無次數限制,各大學也針對在台烏生,提供協助,國立海洋大學近日決定,要招收在台應屆畢業的烏克蘭學生,若錄取碩博班,學雜費全免,每月有台幣8千到1萬2千元的補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台灣的烏克蘭人發起聲援活動,不只立陶宛、美國等國家,還有俄羅斯人也加入反戰行列。根據外交部掌握最新情形,駐俄代表處已經協助18位國人,撤往烏克蘭西邊較安全地區;指揮中心也宣布,從戰區返台民眾可免除PCR,改為落地採檢。
外交部推動「台歐連結奬學金計畫」,有不少境外生申請延長交換時間,但有多所大學指出,外交部曾承諾協助簽證和獎學金,昨天卻以電話告知,學生必須在原簽證到期前離境,認為學生若被「遞解出境」,大傷台國際形象。外交部晚間發出聲明回應,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