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a Sinica President James Liao told lawmakers on Nov. 23 that the current class of academician finalists must hold ROC citizenship to be approved and the nationality of all nominees will be revi
中研院院士的國籍過往常引爭議。中研院長廖俊智今(23)上午在立院教委會強調,7月第33屆的選舉,當選院士必須是本國籍,且34屆開始,候選人提名表單將新增國籍欄。不過立委范雲認為,現行以出生時父母為中華民國國民為認定標準,過於寛鬆才是問題。
台灣首位中央研究院戲曲院士曾永義昨(10)日逝世,享壽81歲。他著有戲曲創作20多種,曾獲國家文藝獎等獎項,也曾提出考證認為,歷史上沒有「西施」這個人。文化部今天發布新聞,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中研院的新科院士名單,在今天正式揭曉,一共選出19位新科院士,和3位名譽院士。與此同時,還有5人通過當選門檻,但還需要確認國籍,因此這5位是否當選,會在確認適法之後,才會進行公告。
受疫情影響,中央研究院第34次院士會議在延宕2年後,今(4)日起連續舉行4天,首次以實體和線上會議混合的方式選出新科院士。為了能源轉型的目標,總統蔡英文致詞時強調,政府將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推動轉型計畫,而且中研院在地熱等方面已經有初步成果。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針對香港大學學生會遭到打壓,多位前香港大學校友發出公開信,呼籲中研院長廖俊智撤銷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的中研院院士資格。民團與民進黨立委也召開記者會,直指張翔親中作為,破害校園自治,並指出中研院對於院士應該要有退場機制。 4月30日,香港大學校方發出聲明,中止為學生會收取會費等相關行政事務。為了抗議香港大學配合中共政權打壓學生自治,民團召開記者會同聲譴責。而親中的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因為擁有中研院院
香港的疫情也持續升溫,繼昨天新增92例,今天則是新增84例。面對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全港應進行全民檢測,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坦言,防疫工作困難很多,已經跟中央解釋;人民不像中國內地人民那麼服從,用強行的方式套用在香港,可能帶來反效果。 香港市民排隊等檢測,港府持續增設社區檢測中心,方便市民依需求自費檢測,香港是否要依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建議,進行全港檢測呢?特首林鄭月娥在電台受訪時表示
長期以來,中研院的院士候選人提名都沒有列出國籍,也曾被外界質疑是否沒有落實國籍審查。因此中研院的院士選舉籌備委員會,在近期決議,從第34屆開始,候選人提名表單將新增國籍欄,而當選院士的條件要是本國籍,也包含雙重國籍。 象徵國內最高學術榮譽頭銜的中研院士,目前是經由每兩年一次的院士會議選出,但長期以來,候選人提名都沒有列出國籍。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表示,「(院士提名)中華民國國籍且學術成績卓著者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