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是國際人權日,成立一冬外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今仔日宣佈欲舉辦一個月「臺灣人權PLUS」紀念活動。除了看會著2021國內重大的人權案件,也發表一齣由真濟學校做伙創作的電影「予阿媽的批」,詳細記錄228受難者家庭的故事。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剛滿一年,但引起擴權爭議的委員會職權行使法撤回後,還沒向立法院提出新的版本,也引發立法院時代力量黨團的質疑。剛卸下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的監委高涌誠表示,還在整合各界的意見;監察院長陳菊則表示,雖然各界對於法律不完備感到不滿意,但委員會的成立費時20年,未來還是會一步一腳印向前邁進。
舊年八月成立的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今仔日公佈頭一份人權調查報告,是60年前臺北市議員-林水泉批評政府,煞予人講是鱸鰻、掠去管訓。親像這款國家用行政手段,來侵害人權的事件,目前猶有25案。國家人權委員會強調講:會請行政院定出相關法規,還予政治受難者一个清白。
國家人權委員會14日公布首份調查報告,以前台北市議員林水泉案來凸顯,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為了規避司法程序,以流氓管訓等行政處分,限制當時異議者的人身自由,與現行轉型正義法制不合,致使受難者無法獲得補償,人權委員會也將請促轉會研議修法。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仔日針對行政院「籌備司法精神病院」,敢有違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邀請各界討論。學者和公部門攏認同,個案愛照精神狀況和風險分級處理,毋過若出院欲按怎轉來社區,猶是上關鍵。2019年7月鐵路警察李承翰,去予姓鄭的旅客攑刀刺傷身亡,一審法官認定被告有思覺失調症,判無罪,最後確定判17年,刑期到強制監護5年,到時有可能送去司法精神病院關,這幾年司法精神鑑定刑案件就幾若件,針對精神障礙者,未
真濟民眾的口座去予詐騙集團利用,家己變做共犯煞猶攏毋知。司改會表示,法院對「故意犯罪」的認定無一個標準,可能會害弱勢的受害者無才調去辯護,顛倒去予人判有罪。所致司改會今仔日去到國家人權委員會陳情,希望改變司法界系統性的問題。 年初一位林先生因為上網路買手機仔,資料無張持予詐騙集團偷提去買遊戲點數,變成詐騙人頭,引起警方的注意。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佮幾若位律師講,這幾冬有誠濟民眾攏拄著這種狀況,而且去
近年來,不知情的民眾成為詐騙集團人頭帳戶的詐欺案層出不窮,但司改會指出,在司法實務上,法院對於故意的認定標準不一、非常寬鬆,可能導致弱勢的受害者無力辯護,而被判有罪,造成許多冤案產生。因此今天到國家人權委員會陳訴,希望改正司法界系統性的問題。 林先生拿著當時剛買不久的手機,心情無奈,因為這款手機個資遭到盜用,讓他淪為詐騙人頭帳號,直到被警方通知涉及資安犯罪必須到案,他才赫然發現。不過民眾在不
3月9日憲法法庭舉行布農族獵人王光祿釋憲案言詞辯論庭,其中《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原住民族人狩獵時,僅能使用自製獵槍的前膛槍,也禁止使用空氣槍。族人強調原住民沒有「自製」獵槍的傳統,且現有合法獵槍並不安全。警政署則強調自製前膛獵槍,因逐次填充火藥、無法連發的特性,才不會損及公眾秩序和安全。 王光祿委任律師文志榮和鑑定人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蔡志偉,都指出原住民族沒有「自製」獵槍的傳統。文志
為了宣揚人權理念,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與殷海光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在殷海光故居舉辦「做完整的人─海光人權講堂」,讓國人了解人權的重要性。 監察院長陳菊指出,「既然國家人權委員會以重視台灣人權,推動人權的教育、人權的理念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之一。」 殷海光基金會董事長吳鯤魯表示,「基金會是希望藉由故居的使用,可以把自由民主的思想、法政領域,以及人權教育的理念,都能夠藉由這個小小的場地,可以不斷的舉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