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東

  • 台灣首艘符國際人權公約漁船 最快24日屏東啟航

    |環境

    台灣漁業因為人力短缺,大多會雇用外籍漁工,但他們的待遇時常引發人權組織關注。台灣在去年依照國際公約,修改國內造船法令,要求新船必須符合人權標準。而在屏東,就有船東打造國內第一艘因應公約標準,所製造的小型遠洋延繩釣漁船,將會看天氣狀況,最快明(24)日啟動「處女航」。

  • 德運號外籍船東長期欠薪 船長與船員共9人漂泊台北港2年盼工資

    |社會

    台北港有一艘貨櫃船「德運號」因船東積欠薪資,船長和船員不願空手而歸,在岸邊漂泊快兩年。緬甸籍船長表示,他的父親剛死於新冠肺炎,但船員們工資還沒入帳,他會持續待在船上等待船東的音訊。

  • 長賜輪船東與埃及達成賠償協議 大苦湖滯留107天後終於啟航

    |全球

    大型貨輪「長賜輪」滯留蘇伊士運河107天後,7日終於再度啟航。長賜輪的船東和保險公司,終於跟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達成協議;運河管理局求償5.5億美元,船東正榮汽船則提議賠償金額1.5億美元,不過最終實際賠償協議內容並未對外公開。

  • 長賜輪擱淺賠償結果出爐 日船東將與貨主、航商協調分攤5億5000萬美元

    |全球

    根據最新的外電消息,今年3月下旬發生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輪擱淺事件,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和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公司」達成最終和解,金額由管理局原本提出的9億1600萬美元,降低為5億5000萬。另外,船東已經在日前宣告共同海損,後續將與相關的貨主與航商協調,分攤這筆費用。3月間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運河兩邊超過200艘大小船隻無法通行的長賜輪,由日商船東正榮汽船公司,租賃給台灣的長榮海運,是航行歐亞航

  • 長賜號卡蘇伊士運河衝擊全球海運 每小時損失上看114億台幣

    |地方

    長榮海運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還卡在蘇伊士運河,也導致運河大塞船,有上百艘貨輪動彈不得,嚴重衝擊全球貨櫃船運。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書面回應交通部,說這是租船,有任何操作失誤,或是遇到不可抗力等原因,一切損失會由所屬船東負責。而因為長賜號是日本「正榮汽船公司」所有,承保的保險業者恐怕面臨高額求償。 全長400公尺、排水量22.4萬噸,長榮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疑似遭42節、9級風速吹襲,導致船身偏離航道

  • 近百遠洋魷釣船將返港 高市要求分批檢疫

    |社福人權

    高雄近期有近百艘遠洋魷釣船回港,但為了避免磐石艦疫情重演,因此市府宣布,要協調漁船分三批靠岸,並實施檢疫14天。而在屏東東港,鮪釣船是從5月開始就實施船上檢疫14天,但是對於現行做法,或者是未來在上岸之後,要住在檢疫旅館,船東都表示不滿。 漁船停在港邊整補,隨著漁汛變化,5月底到6月,將陸續有近百艘遠洋魷釣船,回到高雄前鎮漁港,為了檢疫,高雄市政府宣佈要協調漁船分批回港。 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

  • 驚磐石艦事件再起 高雄市要求漁船回港檢疫

    |

    最近有欲一百隻的遠洋釣魷魚船,轉來的高雄港,為著避免磐石艦的事件閣再發生,市政府今仔宣佈,這寡漁船分三批靠岸,實施檢疫14工。毋過佇屏東東港釣串仔的漁船,對5月開始,攏佇船頂檢疫14工,煞也因為做法傷嚴格,也引起船頭家的不滿。 漁船停在港邊整補,隨著漁汛變化,5月底到6月,將陸續有近百艘遠洋魷釣船,回到高雄前鎮漁港,為了檢疫,高雄市政府宣佈要協調漁船分批回港。 海軍磐石艦疫情後,漁船返港也要檢疫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