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火鍋業者以「雪花牛」標榜肉品上等,但有些恐怕不是天然的原形牛肉,而是經過加工過的「注脂肉」,為避免民眾誤解,食藥署昨天公告,業者若使用注脂肉須明確標示,否則最高可開罰400萬元,新制從7月1日上路。
元宵食圓仔、慶團圓,也食平安,台北市衛生局最近特別抽查超市、大賣場、菜市仔賣元宵的店家,看內底的餡防腐劑敢有超標,計共驗20件,攏合規定。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 陳怡婷指出:「烏麻仔的抑是講塗豆的,鹹圓仔的,猶閣有烏秫米的,來驗伊的防腐劑,猶閣有伊的彼標示。會看敢有佮法律相仝,這廿件內底攏合格」衛生局提醒挲元宵的時,手和環境的衛生猶是愛特別注意。另外,衛生局也公布2021年食品、藥物、化妝品
因應行政院日前宣布鬆綁對福島周邊食品管制措施,立法院國民黨團宣布新會期要提案修改「學校衛生法」,阻絕核食進校園。台中市府則宣布,傳統市場、超市、賣場都要做到進口全產品產地標示,消費者與攤商表示贊成,認為有助於消費信心。
農委會宣布,明年元旦開始,正式實施雞蛋噴印溯源標示政策,每顆洗選雞蛋,都要印上完整的生產業者資訊,民眾買洗選雞蛋,只要透過上面的編碼,就能查到雞蛋的生產方式、生產日期,但是雞蛋要逐顆噴印,增加的機器和人力成本,可能反應在售價上。
新北汐止大同和信義路口,昨天上午8點多出現一輛休旅車違規停放在機車待轉區。警方獲報到場、依法開罰,並聯絡拖吊場執行拖吊作業。但這裡的待轉格沒有劃設在正路口,地面也沒有待轉標示。如何區分待轉格與停車位,再次引起討論。
台灣西部沿海,包括彰化、雲林等縣市在內,有不少民眾,依靠養殖牡蠣為生,但近期卻有不肖業者,進口越南和中國的牡蠣,來混充國內牡蠣販售,導致市場價格混亂、影響產銷,今天有百位蚵農,集結到台西鄉陳情,希望政府把關。
行政院消保處會同衛福部食藥署,日前抽查61家連鎖飲料業者,結果有7家總糖量和總熱量的標示不符合規定,4家其他標示像是原產地標示不符等。食藥署依法開罰業者,共計36萬元,不過目前針對飲料的含糖量或熱量,國內目前並無相關規範,民眾買飲料前還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