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堵非洲豬瘟病毒入侵國內養豬場,農委會打算進一步禁止家戶廚餘進入養豬場,也就是這些廚餘要在場外先經過蒸煮後,才能送至養豬場,傳出要自7月1日起實施,對此屏東養黑豬的農民憂心,如果配套措施像是建置集中處理設施若沒有盡快完成,黑豬飼料會斷鏈,怕產業崩盤。
為有效辨識垃圾、廚餘及資源回收物,桃園市環保局原訂7月起全面改用可透視垃圾袋,否則拒收開罰,卻引發部份民怨,環保局考量民眾仍有大量黑色垃圾袋要消化,決定延到明年元旦上路。
宜蘭縣府統計,目前縣內廚餘的量多,大約所有垃圾量的10%,只是先前一再宣導要將垃圾跟廚餘分開,還是有許多民眾全部包一起丟。環保局表示,如果大量廚餘丟進焚化爐,恐會影響焚化爐壽命,現在縣政府研擬向17萬家戶發放廚餘桶,經費約8百萬元,希望推廣家戶丟垃圾時把廚餘分開,不過,民眾對這樣政策,看法各有不同。
澳洲首都坎培拉郊區,一項叫做FOGO的廚餘回收計畫,正如火如荼進行。目標是將每年數萬公噸的廚餘和園藝廢棄物,從一般垃圾轉化成有用的堆肥。
防堵非洲豬瘟,養豬場禁餵廚餘一個月,今(1)日重新恢復200頭以上的豬場使用,苗栗有養豬業者說,一個月改餵飼料,豬隻瘦了七、八公斤。在地養豬協會表示,小型養豬場無法再自行蒸煮廚餘,已叫苦連天,期盼政府推動廚餘集中處理,降低疫病風險,減少資源浪費。
國內9月暫停廚餘養豬一個月,全力守住養豬場防線,實施半個月後,農委會研判非洲豬瘟病毒仍阻隔在養豬場外,因此中午宣布,9月30日期滿後,登記飼養規模200頭以上的場,可以恢復使用廚餘。
為了防堵非洲豬瘟,農委會暫停廚餘養豬一個月,實施半個月後,農委會考量部分養豬戶生計,計畫從10月開始採用折衷做法,開放有條件廚餘養豬,詳細政策最快會在明天公布。陳吉仲也說,如果小養豬場想退場,會提供優惠獎勵,而且因為數量少,退場也不會影響供給。
為著欲防止非洲豬災,農委會宣佈暫停用潘飼豬1個月,到今實行半個月了後,農委會也有考量著飼豬場的生存。拍算對10月開始,開放飼豬場,帶條件會當用潘飼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若準較細的飼豬場想欲退出,或者是轉型,政府會有獎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