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法國政壇這兩天都有新面孔。白宮新任發言人尚皮耶星期一首度登場簡報。她是第一位擔任這個職位的非裔移民女同志,為美國政壇寫下新歷史。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任命原勞工部長柏納出任總理,這也是30年來,法國首度由女性擔任總理。
兩年一次的世界中學生運動會14日將在法國諾曼第登場,而中華代表團在下午授旗,晚上搭機啟程,但原本221位團員卻有13位隊職員無法參賽,其中3對3男籃因2名隊友確診,全隊5人都不出發。
極端氣候席捲全球,在法國是面臨缺水,而且5月初的氣溫,就已經飆升到攝氏30度,也讓不少農民,擔心會衝擊農作物生產。至於乾旱,也席捲非洲的部分國家。有學者指出,今年是反聖嬰,海水溫度,照道理來說應該會相對較低,結果潛入海中,卻發現大堡礁的白化現象嚴重。
法國2022年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最終獲得58.55%的得票率,成為法國自冷戰以來,第三位能連任的法國總統。為什麼法國過了20年才等到第一位連任的總統?由於法國經濟競爭力不足,從過去薩科齊與歐蘭德競選連任失利可知,法國政治多受經濟表現的拖累。如果不是俄烏戰爭的爆發與勒龐長期對普丁的崇拜,這次結果肯定大不相同。
法國總統大選的第2輪投票,唯一的電視辯論會在20日晚間登場。在將近3小時的過程當中,總統馬克宏,與對手勒朋,針對物價、烏克蘭戰爭、歐盟等問題相互攻訐。在結束後的民調顯示,馬克宏略勝一籌,有近6成觀眾認為,他更讓人民信服。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極右派候選人瑪琳勒朋得票與現任馬克宏總統只差4個百分點,決選支持率甚至只差2個百分點。讓疑歐、反北約及親俄的領導人入主艾麗榭宮不再遙不可及,也震撼了整個歐洲。此外,第五共和創立以來,稱霸法國政壇超過半世紀的2大主流政黨,得票率竟低到只有個位數。開國元勳戴高樂將軍的共和人黨候選人得票從上屆的20%跌到只剩4.78%,選後甚至因為缺錢還向支持者發起募捐。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法國葡萄產區今年再次遇到春季霜期,為了防止新生的葡萄嫩芽凍傷,果農自製上百盞大型油燈,利用熱輻射幫葡萄保暖,也有酒莊燒稻草或裝加熱器,利用大型風扇讓冷熱空氣對流保溫。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最後一刻宣布競選連任後鮮少舉辦造勢,甚至也沒有參加電視辯論。反倒是在過去一個多月來,穿梭在莫斯科與國際之間,試圖透過外交斡旋阻止戰爭。專家指出,戰爭的「旗聚效應」開始發酵,全部12位候選人當中,馬克宏民調一度突破30%,這讓緊追在後,主打排斥移民、退出北約的極右派候選人充滿危機感。
繼續來關心烏克蘭佮露西亞的戰爭。烏克蘭表示,這場戰爭已經造成352个一般民眾死亡,閣指控露西亞使用真空彈攻擊百姓,而且昨昏兩國頭一回談判嘛無共識。為著阻擋戰爭繼續湠燒,法國總統馬克宏佮俄羅斯總統通電話。結束了後,克里姆林宮開出3个停戰條件,包含要求國際承認露西亞佇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
每年12月中旬至隔年3月中旬,是法國南部的含羞草花期,滿山滿谷鮮黃花朵綻放,飄出香氣,也預告春天即將到來。當地長達130公里的一條含羞草公路,沿途經過8個城市,形成獨特的「芳香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