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24日舉行第2輪投票,根據民調機構公布的結果,現任總統馬克宏將以58%的得票率成功連任,他在勝選演說中強調「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馬克宏成為法國20年來首度連任的總統,歐洲各國領袖紛紛致電祝賀。但極右派候選人勒朋得票率41%,成長幅度驚人。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將在24日登場,最後一個週末,兩大候選人把握機會催票。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勝選後將推出更多環保政策,希望能拉攏極左派選民。而對手極右派國民聯盟總統候選人瑪琳勒朋表示,當選後,將推動與俄羅斯達成戰略和解。
法國將在10天後,舉行第2輪總統大選投票,尋求連任的馬克宏,還有極右派的瑪琳勒朋,他們的支持度不相上下,也讓選情高度緊繃。為了爭取更多選民支持,馬克宏的退休制度改革,已經開始軟化;而對手勒朋主打經濟議題,全力要淡化極右派形象。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的結果出來,因為無人提著超過5成的選票,現任總統馬克宏,佮排第2的候選人—極右派瑪琳勒朋,4/24愛閣拚第二輪。根據資料,法國的總統連做兩屆的無濟,這陣馬克宏佮對手的票數閣差無5%,第一輪排第3的黨派落尾欲挺誰,可能會是上重要的關鍵。
眾所矚目的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出爐,現任總統馬克宏與極右派國民聯盟領袖瑪琳勒朋,確定拿下24日第二輪投票的決選資格。此外,傳統左派社會黨與傳統右派共和人黨的得票邊緣化,反倒是極左派「激進左派-不屈法國」的梅蘭雄,拿下了第三高票,成為左右第二輪投票的造王者。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最後一刻宣布競選連任後鮮少舉辦造勢,甚至也沒有參加電視辯論。反倒是在過去一個多月來,穿梭在莫斯科與國際之間,試圖透過外交斡旋阻止戰爭。專家指出,戰爭的「旗聚效應」開始發酵,全部12位候選人當中,馬克宏民調一度突破30%,這讓緊追在後,主打排斥移民、退出北約的極右派候選人充滿危機感。
歐盟27國領袖10日齊聚在法國凡爾賽宮,進行為期兩天的非正式峰會。議題聚焦堅定支持烏克蘭、逐步消除對俄羅斯石化燃料的依賴、強化防禦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也針對200多萬烏克蘭難民,啟動臨時保護機制,提供安全的身分,以及在歐盟就學、就業與醫療的機會。不過,針對烏克蘭日前提出加入歐盟申請,荷蘭首相表示,加入歐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捷徑,反對為烏克蘭開先例。
烏克蘭局勢升高,美國情報顯示俄軍已經接獲入侵命令,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外交斡旋將不遺餘力到最後一刻;也因情勢緊張,法國總統馬克宏跟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雙方同意朝停火目標邁進與緊急會議談判。
法國總統辦公室21日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蒲亭,原則上同意就烏克蘭問題舉行峰會,美方的條件是俄國不入侵烏克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證實這項消息,不過仍舊強調俄國已經在入侵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