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降臨,加上俄軍猛攻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能源危機惡化,也波及歐洲大陸。法國13日主辦援助烏克蘭的國際會議,成功募集超過10億歐元。而美國也有可能在15日宣布,提供烏克蘭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來防禦俄軍持續的空中轟炸。
膠著的俄烏戰爭浮現糧食短缺危機,雖然俄國同意重啟黑海糧食運輸協議,但是玉米和小麥價格還是在歷史高位。有專家認為,包括俄烏戰爭、氣候變化,還有疫情尾聲,這些推高通膨因素明(2023)年可能還會更嚴峻。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進入第160天,烏克蘭一艘穀物船,1日駛出敖德薩港,這是俄烏糧食協議簽訂後,第一艘出港的烏國黑海穀物船。烏克蘭總統和聯合國秘書長,都希望能藉此解決全球糧食危機。
俄羅斯拍烏克蘭的初期就佔領蛇島,烏克蘭4個月以來想欲閣搶轉來煞攏無成功。想袂到6/30俄羅斯軍隊煞主動離開。烏克蘭表示,這是戰略上的重大勝利。毋過俄羅斯認為這是為著欲顯示烏克蘭的五穀無法出口造成糧食危機,這責任是咧烏克蘭毋是俄羅斯。
俄烏兩國在北頓內次克的爭奪戰持續,狂轟濫炸下,烏軍恐怕被迫撤退,同時也因為數百萬噸穀物無法出口,國際社會對全球糧食危機的擔憂增加;俄方8日仍然堅持立場,稱「烏克蘭的糧食情況與糧食危機無關」。
Russia faced international sanctions after invading Ukraine, and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as threatened numerous times to retaliate, including hinting at restricting exports of grain. On Jun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超過3個月,煞害全世界出現欠食食危機。俄羅斯總統蒲亭5/26佮義大利總理德拉吉電話會談當中,有講著若準西方會當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就會當協助解決糧食危機,美國也批評俄羅斯共這寡食食,當做講條件的武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3個月,也讓全球陷入糧食危機。俄羅斯總統蒲亭26日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電話會談,提到若西方解除對俄制裁,能協助解決糧食危機。美國批評俄國把糧食,當成勒索世界的武器。至於西方企業撤出俄國市場,蒲亭說這樣最好,因為在地企業就能填補空缺。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有「歐洲麵包籃」之稱的烏克蘭,因為戰爭緣故,關閉了黑海港口,使得小麥、玉米和葵花油出口大受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年度報告指出,戰爭、疫情加上極端氣候三重因素影響,全球現在每天有1.93億人吃不飽。
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迄今逾2週,國際也祭出經濟制裁手段,而中國則無明確表態譴責入侵行動,難免遭受牽連,原已衰退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俄羅斯寄望中國無上限的情義相挺,中國多年來在烏克蘭大量投資與經貿利益恐怕也將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