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

  • 陸生碩博招生達成率31%創新低 在台陸生:缺乏學習機會

    |文教科技

    政府2011年開放陸生來台攻讀學位,但受政治與疫情影響,中國在2020年暫停陸生來台攻讀,只有已在台的陸生,可繼續升讀研究所,根據陸生聯招會最新放榜數字,只錄取465人,招生達成率31%創新低。

  • 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健保 每月付1249元

    |兩岸

    陸生納入健保、拍板定案,未來,不管是僑外生,還是陸生,健保費都要全額自付,有陸生表示加入健保後,就醫會比較方便、但也有人認為,還是需要補助,因為有人沒有經濟來源,保費提高、負擔也會加重。 在台就學的陸生,到底能不能納入健保,長期以來引發不少爭論。現在新政府拍板決定,未來陸生將比照僑外生,全面納入健保、預估學生每個月負擔1249元保費。 ==陸生 林應允== 每個月1000多塊 對於沒有

  • 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健保 每月付1249元

    |社福人權

    陸生自付納入健保、拍板定案,未來,不管是僑外生,還是陸生,健保費都要全額自付、政府不再提供僑外生補助,預估這些學生每個月要負擔1249元健保費。有陸生表示加入健保之後,就醫會比較方便、但也有人認為,還是需要政府補助,因為有人沒有經濟來源,保費提高、負擔也會加重。 在台就學的陸生,到底能不能納入健保,長期以來引發不少爭論。現在新政府拍板決定,未來陸生將比照僑外生,全面納入健保、預估學生每個月

  • 陸生元年起跑 研究所首批陸生畢業

    |

    第一批來台灣就讀研究所的大陸學生、這個月就要畢業,而在欣喜拿到學位的同時、也有人擔心中國的企業對台灣學歷不太熟悉,未來找工作不見得有加分。不過、有台商指出、這批大陸學生其實很有優勢,因為台資企業對他們比較有信任感,部分中國企業也會希望借重他們的「台灣經驗」、拓展兩岸業務. 2011年台灣首批中國大陸畢業生來台就讀研究所,正式啟動「陸生元年」的時代.今年六月這首批約173名陸生將從碩士班畢業

  • 陸生元年起跑 研究所首批陸生畢業

    |

    第一批來台讀研究所的陸生今年六月畢業,將面臨到如何回到中國就業問題,許多陸生憂心,中國的企業對台灣的學歷還不是很熟悉,擔心台灣就讀的經驗並不會未找工作的履歷加分.不過,台商表示,這批陸生其實掌握優勢,台資企業對這批陸生會有信任感.而中國企業也可藉由這批學生的「台灣經驗」進一步拓展兩岸經貿。 2011年台灣首批中國大陸畢業生來台就讀研究所,正式啟動「陸生元年」的時代.今年六月這首批約173名

  • 民間團體立院抗議 盼陸生納健保

    |

    今天上午一群民間團體為陸生請命,期望政府能將在台就學的陸生能納入健保,過去有陸生生了重病,在醫院住了好幾天,因沒健保,得自費20幾萬的醫療費用,因此,民間團體希望,陸委會能修改條文,把陸生納入健保,和外籍生一樣,享有健保的保障. 來自各個民間團體的團員高舉布條,上午十點半都站在立法院群賢樓前抗議,陸生要納健保,由於陸生的身分特殊,不能參加集會,因此,陸生都沒有到現場,委託民間團體代為發言,夏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