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最新動態
-
鳳凰颱風共伴效應今最顯著 雙北及花東山區防大豪雨
| 生活第26號颱風「鳳凰」目前位在鵝鑾鼻西方,持續朝台灣前進,但強度已經減弱為輕度颱風。今(11)日是颱風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最明顯的一天,因此氣象署針對宜蘭山區發布超大豪雨警戒,雙北及花東山區等地則要嚴防大豪雨;這幾天連續下雨,雙北已經傳出不少災情,像是台北南港舊莊里上個月才發生土石坍方,到現在還沒有進行補強工程,讓附近居民相當憂心。
-
鳳凰來襲陽明山風強雨驟 文化大學各校區今停課
| 生活鳳凰颱風來襲,文化大學今(11)日各校區都停課,周邊商家也幾乎都沒有營業,實際到陽明山小油坑就能明顯感覺到風強雨驟。而這次颱風假北北基桃只有桃園市停班課,雙北則是部分地區停班課,打破過去共同決策默契。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是依據專業數據決定,一樣會依照慣例與周邊縣市交換意見。
-
鳳凰颱風陸警5:30發布 估登陸南台灣機率較大
| 生活鳳凰颱風中心目前正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到台灣南方近海,對高雄、屏東及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因此氣象署在今(11)日清晨5時半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目前預估登陸地點以南台灣的機率最大。
-
鳳凰颱風估週三四最接近 預計明發布陸上警報
| 生活今(2025)年第26號颱風鳳凰,經過菲律賓後,今(10)、明(11)兩日北轉接近台灣,氣象署在傍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警戒範圍包括東沙島海面、巴士海峽以及台灣海峽南部,預計最快在明日就會發布陸上警報,預計在週三到週四將最接近台灣。不過登陸時的強度以及地點,都還有變數。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今晚起大台北山區和整個東半部雨勢更加明顯,明日雨勢加劇,局部地區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
颱風未撲台陽明山已颳大風 北市加強清溝渠保持排水暢通
| 生活鳳凰颱風還沒撲台,陽明山已經颳起大風,文化大學後山校門口的機車被風吹倒一排。台北市區持續加強清溝渠,保持排水暢通。對於明(11)日是否停班停課,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市府一定會密切掌握颱風動態,評估對台北可能造成的風勢、雨勢衝擊;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北北基桃詳加討論後會盡早宣布。澎湖和花蓮傍晚則是率先宣布,明日停班停課。
-
颱風鳳凰週三、四最接近台 估通過時為輕颱等級
| 生活今(2025)年第26號颱風鳳凰通過菲律賓後,中心已經進入南海,正逐漸北轉進逼台灣,氣象署在下午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而週三(12日)到週四是颱風最接近的時候,中心將通過台灣上空,但登陸地點仍有變數。氣象專家分析,鳳凰減弱的態勢相當明確,屆時環流大小也左右對台灣的影響程度。
-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光復鄉今停班課因應撤離
| 地方鳳凰颱風進逼,各地方政府也繃緊神經,林保署花蓮分署今(10)日上午7時,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光復鄉、萬榮鄉、鳳林鎮開始啟動撤離工作,花蓮縣政府也緊急宣布光復鄉今日停止上班、上課。北部地區防颱也不敢大意,對於明日是否有機會放颱風假,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市府一定會密切掌握颱風動態來評估。
-
颱風鳳凰估週三登陸中部 北、東部明起明顯降雨
| 生活中颱鳳凰持續朝呂宋島前進,未來將北轉接近台灣,根據氣象署的資料顯示,未來120小時內,台南以及澎湖的暴風圈侵襲率都突破9成,颱風中心有機會在週三(12日)從台灣中部登陸,到時候強度可能已減弱,不過環流伴隨的風雨還要持續觀察。而北部、東部在週一開始,就會受到外圍環流和東北風的共伴效應影響,有明顯降雨。
-
颱風鳳凰最快明成強颱 東北季風共伴估周一二雨勢最強
| 生活中颱鳳凰持續增強,最快明(9)日有機會發展為強颱,預估通過菲律賓呂宋島後北轉撲台,不排除從中南部登陸,不過路徑還有不確定性。氣象署表示,預計下週一(10日)、下週二(11日)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雨勢最明顯,下週三左右將會是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
-
預計週二發布鳳凰颱風陸警 不排除週三晚間登陸台灣中部
| 生活中央氣象署表示,預計下週一、週二陸續發布鳳凰颱風的海上颱風警報與陸上颱風警報警,且若鳳凰颱風的移動方向與速度未出現明顯變化,不排除將於下週三晚間至週四清晨登陸台灣中部。
-
鳳凰颱風中心不排除登台 氣象署最快10日發海警
| 生活今(2025)年第26號颱風鳳凰仍在持續增強,北轉的態勢明確,下週起影響台灣,不排除中心登陸,氣象署最快下週一(10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下週二(11日)發布陸上颱風警報,而目前預估,颱風在通過菲律賓前可能已經發展成強烈颱風,雖然路徑仍有不確定性,伴隨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和東部地區都要留意大雨。面對颱風來勢淘淘,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區,行政院則要求各部會督導花蓮縣政府務必在本周末前完成預防撤離的前置作業。
-
颱風鳳凰今生成 估下週一、二接近台灣
| 生活位在關島附近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於今(6)日清晨2時發展成為輕度颱風鳳凰,氣象署表示下週二、下週三,鳳凰颱風接近台灣西南邊近海,到時候可能會和東北季風影響,造成東半部、北部、甚至南部地區雨勢都會比較大一些。而海鷗颱風重創菲律賓,已經造成85人死亡、75人失蹤。
-
台灣紀錄過88處堰塞湖 最嚴重潰決釀小林滅村
|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其實台灣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容易因地震或豪雨引發的山崩與土石流,阻斷河道水流形成堰塞湖,今年的馬太鞍溪與雲林草嶺皆是在颱風後形成堰塞湖。自1970年以來,台灣至少有過88處堰塞湖,最嚴重曾在潰決時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學者指出,堰塞湖的形成時間與地點仍難以準確預測,使得災後即時應變成為防災關鍵。
-
樺加沙颱風靠近 氣象署估晚間發布陸警
| 生活第19號颱風浣熊,在昨(20)日晚間已經增強為強烈颱風,因為距離台灣遙遠,估計對台灣的影響比較小。但中度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靠近台灣的時候強度可能來到強烈颱風,氣象署已在今日上午8時半發布海警,最快晚上發布陸警。
-
2熱帶性低氣壓形成 估最快明日成颱
| 生活昨(16)日跟今日上午接連形成的熱帶性低氣壓TD20和TD21,氣象署預估未來會依序形成颱風米塔以及樺加沙。氣象專家提醒,因為海氣環境條件有利發展,TD21未來可能會形成一顆強度高、風場也大的颱風,即使不直撲台灣,外圍環流也會影響東半部、恆春半島及南部地區。
